王业佐中兴,为词臣,为疆臣,为中外重臣,纵解组归田,当道同声咨策略;
儒林绵统绪,有经学,有史学,有圣贤实学,复著书立说,后生千载荷薪传。
王业佐中兴,为词臣,为疆臣,为中外重臣,纵解组归田,当道同声咨策略;
儒林绵统绪,有经学,有史学,有圣贤实学,复著书立说,后生千载荷薪传。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郭嵩焘在政治、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上联“王业佐中兴,为词臣,为疆臣,为中外重臣”描绘了郭嵩焘在国家治理中的多面角色与功绩,他不仅在文治上有卓越表现,作为词臣,为朝廷撰写文辞;在边疆事务上,作为疆臣,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更是在外交领域,作为中外重臣,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展现了其全面的才能与深远的影响力。
下联“儒林绵统绪,有经学,有史学,有圣贤实学”则进一步阐述了郭嵩焘在学术上的成就,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的传统,不仅在经学上有深入研究,对经典有着独到的见解;在史学方面,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他还实践了圣贤的道德与学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最后,“复著书立说,后生千载荷薪传”总结了郭嵩焘的学术与政绩,他不仅留下了丰富的著作,还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同薪火相传,激励着后来者继续探索与追求。这副挽联以精炼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郭嵩焘伟大贡献的敬仰与怀念。
甲兵冠天来,朝野靡宴宁。
背亲为王臣,焉以辞国殇。
青霾吹荡翳,金鼓惨不扬。
贵贱并一时,颅趾委沙场。
日暮轮蹄尽,乌鸢来啄创。
有手不能驱,有目无精光。
朔风吹朝夕,枯骨渐坚强。
家人具衣冠,延我之北邙。
羽卫骖驔列,空为存者倡。
两地竟谁真,千秋浩茫茫。
度关山,诘曲复崔嵬。虽有车,畏轮摧。
十步五坐泣且啼,啼声一何悲。
疾风吹尘自我后来,回望故乡茫何睹哉。
前睹黄河水,水流何瀺灂。
一夜胡马过,河边草如削。
河边草如削,安能更民居。
居民尚远徙,行子欲何之。
鸱枭为好音,豺虎亦规行。
四方不识人,来称弟与兄。
温铁益知柔,茹荼益知甘。
平生少自足,临难追故欢。度关山,那得不沾衣。
日夜见去人,寥寥归者稀。
蟋蟀鸣岁晏,爽鸠起凉氛。
斜川有名饮,中林无杂群。
轻轮逐水曲,空舲舣江濆。
烟杪散灵籁,寒漪聚渌文。
浦思滞淫客,洲望夷犹君。
梦想期华月,徘徊生碧云。
小山桂将结,幽谷兰当芬。
馨香坐消歇,跫音讵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