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关山,诘曲复崔嵬。虽有车,畏轮摧。
十步五坐泣且啼,啼声一何悲。
疾风吹尘自我后来,回望故乡茫何睹哉。
前睹黄河水,水流何瀺灂。
一夜胡马过,河边草如削。
河边草如削,安能更民居。
居民尚远徙,行子欲何之。
鸱枭为好音,豺虎亦规行。
四方不识人,来称弟与兄。
温铁益知柔,茹荼益知甘。
平生少自足,临难追故欢。度关山,那得不沾衣。
日夜见去人,寥寥归者稀。
度关山,诘曲复崔嵬。虽有车,畏轮摧。
十步五坐泣且啼,啼声一何悲。
疾风吹尘自我后来,回望故乡茫何睹哉。
前睹黄河水,水流何瀺灂。
一夜胡马过,河边草如削。
河边草如削,安能更民居。
居民尚远徙,行子欲何之。
鸱枭为好音,豺虎亦规行。
四方不识人,来称弟与兄。
温铁益知柔,茹荼益知甘。
平生少自足,临难追故欢。度关山,那得不沾衣。
日夜见去人,寥寥归者稀。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度关山》描绘了主人公艰辛的旅程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描绘关山的险峻、道路的曲折,展现了旅途的艰难。"虽有车,畏轮摧"形象地写出行路的困难,而"十步五坐泣且啼,啼声一何悲"则传达出旅人的哀愁和思乡之情。
"疾风吹尘自我后来,回望故乡茫何睹哉"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迷茫与失落,黄河水的湍急和胡马一夜过后的荒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和生活的动荡不安。"河边草如削,安能更民居"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
诗中还借用了"鸱枭为好音,豺虎亦规行"这样的意象,暗示了社会的混乱和人心的险恶。诗人感慨"温铁益知柔,茹荼益知甘",在困苦中更加珍惜和平与甘甜。最后以"度关山,那得不沾衣"收束,表达了对离别亲人的深深哀痛,以及对归家无望的无奈。
整体来看,《度关山》是一首富有深沉情感和生活哲理的边塞诗,反映了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