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贞节卷》
《贞节卷》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戎行薄俗岂堪论,节义孤高在德门。

奉养孀姑登上寿,教成稚子见曾孙。

嫠居独守心良苦,素志坚持行自敦。

直指回朝宣奏牍,褒旌应见沐深恩。

(0)
鉴赏

此诗《贞节卷》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描绘了一位坚守贞节、孝顺长辈、教育子女的女性形象。诗中赞扬了这位女性的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以及她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

首句“戎行薄俗岂堪论”,开篇即以“戎行”比喻战争或动荡的社会环境,指出在这种环境下,世俗风气浅薄不堪一提,引出对贞节之人的赞美。接着,“节义孤高在德门”一句,点明贞节之人虽处世道不公、道德沦丧的时代,却能保持高洁的节操和坚定的道义,如同德门之中的孤松,独立不移。

“奉养孀姑登上寿,教成稚子见曾孙”两句,具体描绘了贞节女子对长辈的孝顺和对子女的教育。她不仅精心照顾年迈的姑母,使她得以长寿,还教导幼小的孩子,直至他们长大成人,甚至有了自己的曾孙。这展现了她作为家庭支柱的全面角色和深远影响。

“嫠居独守心良苦,素志坚持行自敦”则进一步刻画了贞节女子在寡居生活中的孤独与艰辛,但她依然坚守初心,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内心坚强而充实。

最后,“直指回朝宣奏牍,褒旌应见沐深恩”表达了对这位贞节女子的敬仰之情。当她回到朝廷,向君王陈述她的事迹时,她的忠诚与美德将得到表彰和嘉奖,彰显了社会对她高尚品质的认可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展现了贞节女子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崇高精神风貌,以及她对家庭和社会的无私奉献,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崇尚。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朝天子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

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

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

老苏,老逋,杨柳堤梅开墓。

(0)

题画赠王仲和

曾住南湖宅,于今已十年。

丛筠还自翳,乔木故依然。

雨杂鸣渠溜,云连煮朮烟。

何时重相过,烂醉得佳眠。

(0)

柳梢青.春恨

问讯梨花,不知还解否,几番风。

雨打黄昏,泥香白雪,愁与谁同。可堪凤懒莺慵。

飞不到、萧娘镜中。望断碧山,恨迷芳草,春太匆匆。

(0)

望月婆罗门引.仲坚复见和文势亹亹殊觉逼人可谓不负忍穷矣而其言若有所感因取旧韵述己意以答之虽知荒于辞章犹贤于无所用心也

长安倦客,不堪重整旧朝衣。天香尚带馀霏。

盖世虚名何用,政尔畏人知。

爱青山屋上,面面屏围。十朋弗违。好事外、卜皆非。

办取残年香火,暇日歌诗。

东涂西抹,笑颠狂、如我向来稀。休看镜、鬓发如丝。

(0)

退直赠月

西华门外玉骢骄,新赐罗衣退晚朝。

绣枕魂清疏雨暮,海棠银烛度春宵。

(0)

鄂渚晚眺

黄鹤楼前木叶黄,白云飞尽雁茫茫。

橹声摇月归巫峡,灯影随潮过汉阳。

庾令有尘污简册,祢生无土盖文章。

阑干只有当年柳,留与行人记武昌。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