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惟结遐想,孤坐黯无言。
误听滴花露,疑归清夜魂。
也知伊岂在,终是我难谖。
短袖残灯下,浑教污泪痕。
心惟结遐想,孤坐黯无言。
误听滴花露,疑归清夜魂。
也知伊岂在,终是我难谖。
短袖残灯下,浑教污泪痕。
这首诗是明代道敷所作的悼亡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失去爱人的悲痛与思念。首句“心惟结遐想”,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逝者的无限怀念和想象,仿佛与逝者的心灵相连。接着,“孤坐黯无言”一句,生动地刻画出诗人独自一人,沉浸在深深的哀伤中,无法言语的状态,表现了失去爱人后的孤独与沉默。
“误听滴花露,疑归清夜魂。”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声音,如雨露滴落,引发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仿佛那声音是逝者灵魂的回归,增加了诗中的哀愁氛围。而“也知伊岂在,终是我难谖”则表达了诗人虽然知道爱人已不在人世,但内心的痛苦和思念却难以忘怀,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短袖残灯下,浑教污泪痕。”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泪水模糊了视线,衣袖被泪水浸湿的画面,形象地展现了悼念之情的深切与持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悼亡诗特有的哀婉与深情,让人感受到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不舍。
昔为并晋游,识子十数载。
当时乡曲誉,学行已可爱。
公卿察廉孝,一命果沾霈。
飘然从宦游,万里适剑外。
标操本孤直,锋棱苦磨淬。
研味冰蘖间,规为准绳内。
素节虽有常,往往骇流辈。
违顺既殊途,指此作瑕颣。
好恶贵必察,丁宁昔贤诲。
群言徒尔为,终有公议在。
北归太行道,极顶见嵩岱。
下视丘与阜,岌屹殊琐碎。
洪河天外来,势欲浮大块。
吁嗟众流小,奔走争合汇。
长吟助超轶,壮气增感慨。
善恶忌太明,与夺宜少晦。
此语所系重,非特论进退。
数路盛得人,期君赴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