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腾中伏,天心向白藏。
午停虽觉热,风过已知凉。
枫桕欺霜绿,芙蓉恋水香。
安排閒笔砚,祗拟咏秋光。
暑气腾中伏,天心向白藏。
午停虽觉热,风过已知凉。
枫桕欺霜绿,芙蓉恋水香。
安排閒笔砚,祗拟咏秋光。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初秋时节的微妙变化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暑气渐消、天色转凉的季节转换瞬间。
首联“暑气腾中伏,天心向白藏”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将夏日的炎热与即将到来的秋季的凉爽形成对比,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中伏”点明了时间点,即夏季最热的时期,“白藏”则预示着秋季的到来,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观察和深刻理解。
颔联“午停虽觉热,风过已知凉”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转变的具体感受。午后的高温让人感到不适,但当微风吹过,便能感受到一丝凉意,这种微妙的温度变化被诗人细腻捕捉,展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敏锐感知。
颈联“枫桕欺霜绿,芙蓉恋水香”则是对秋天特有的景物的生动描绘。枫树和桕树在秋天依然保持绿色,仿佛在挑战霜冻的来临;而荷花(芙蓉)则沉浸在水中,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色彩与气味,也赋予了这些自然景象以生命力和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
尾联“安排闲笔砚,祗拟咏秋光”表达了诗人准备以文字记录和赞颂这即将到来的秋日美景的心愿。通过“闲笔砚”的描述,诗人强调了创作的随意与自在,同时也流露出对即将创作的秋日诗歌充满期待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末秋初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清代宫廷文学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