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晦春芜歇,天高暮雨空。
轻雷遥应电,斜日倒成虹。
阴绿苔浮水,幽光蕙转风。
何须俗士驾,三径有蒿蓬。
节晦春芜歇,天高暮雨空。
轻雷遥应电,斜日倒成虹。
阴绿苔浮水,幽光蕙转风。
何须俗士驾,三径有蒿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细雨后的景象,气氛宁静而生机勃勃。"节晦春芜歇,天高暮雨空"写出了雨后天边的阴霾和空旷的感觉,春意在微弱中显现。"轻雷遥应电,斜日倒成虹"则捕捉了远处雷声与电闪,以及斜阳映照下彩虹的壮丽景象。
"阴绿苔浮水,幽光蕙转风"中的“苔”指的是地上的青苔,这里形容着它们在雨后更加鲜绿,几乎要浮在水面上。"幽光"和"蕙转风"则描绘了春日的阳光温柔而又带有几分神秘,以及微风中花草的香气。
最后两句"何须俗士驾,三径有蒿蓬"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不需要俗世的车马,而是愿意在静谧的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顿。"三径"指的是家门前后左右的小路,这里暗示着归隐田园的生活。"蒿蓬"则象征着野趣和疏离尘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雨后的独特体验,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