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墙深,丛竹绕。宴席临清沼。
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
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
看鸿惊凤翥,满座叹轻妙。酒醒时,会散了。
回首城南道。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
异乡淹岁月,醉眼迷登眺。路迢迢,恨满千里草。
缭墙深,丛竹绕。宴席临清沼。
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
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
看鸿惊凤翥,满座叹轻妙。酒醒时,会散了。
回首城南道。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
异乡淹岁月,醉眼迷登眺。路迢迢,恨满千里草。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宴饮场景。"缭墙深,丛竹绕"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与雅致,暗示着主人家的私密与宁静。"宴席临清沼"进一步点明了宴饮之地,临近清澈的池塘,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通过女子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她的娇俏和活泼,烘托出宴会上的欢乐气氛。"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则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美丽,暗示了她出众的仪态。
"看鸿惊凤翥,满座叹轻妙"运用比喻,形容女子如同鸿雁展翅、凤凰翩翩,赢得了在场宾客的赞叹。然而,随着"酒醒时,会散了"的过渡,欢乐的宴席即将结束,引人惋惜。
"回首城南道"表达了离别之际的依恋,"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描绘了黎明前的景色,暗示时光流转,增添了离别的凄凉。"异乡淹岁月,醉眼迷登眺"流露出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最后,"路迢迢,恨满千里草"以景结情,通过辽阔的草地寓言般的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尽愁绪,将离别之恨推向高潮。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周邦彦词作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