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著集陶句二首·其一》
《杂著集陶句二首·其一》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古风

人生岂不劳,终古谓之然。

孰是都不营,早起暮归眠。

过足非所钦,躬耕非所叹!

但使愿无违,甘以辞华轩。

正尔不可得,在己何怨天。

自古有黔娄,被服常不完。

荣叟老带索,饥寒况当年。

何以称我情,赖古多此贤。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提到“人生岂不劳”,表明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终古谓之然”则强调了这种艰辛是普遍存在的。接着,诗人提出疑问:“孰是都不营,早起暮归眠?”意即,谁能在不劳作的情况下,从早到晚都保持安逸的生活呢?这反映了诗人对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否定。

“过足非所钦,躬耕非所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满足于物质享受或过于哀叹劳作的不满,他更倾向于通过亲自耕作来获得生活所需,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下来,“但使愿无违,甘以辞华轩”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只要愿望不违背内心,甘愿放弃豪华的生活,去追求精神的满足。

“正尔不可得,在己何怨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个人的努力与选择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性。最后,“自古有黔娄,被服常不完。荣叟老带索,饥寒况当年。”通过引用历史人物黔娄和荣叟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即使在艰苦条件下,仍有人坚守理想,不为物质所累。

“何以称我情,赖古多此贤。”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认为正是这些历史上的先贤们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支持和力量,使得他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并不感到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人生的艰辛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先贤的尊敬与学习。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丙申三月将改官出都和青来前辈

连天芳草送征轮,未免低徊去国身。

八百馀年王会地,垂杨无语为谁春。

(0)

答叶浩吾.六首·其三

同是作劳薪,孤帆去住频。

每从为客夜,对我素心人。

避地青山远,忧天白发新。

一灯风雨夕,长话到凌晨。

(0)

十二月九日为陪都各界追悼昆明被难师生大会赋此书痛兼誓努力

渝水天沉醉,滇京血怒流。

丧心愤群丑,切齿誓同仇。

民主功应奏,和平愿尚酬。

英灵知未沫,扫荡旧神州。

(0)

新文坛杂咏十首选七·其四

南国田郎绝代才,不阶尺土煽风雷。

泣珠鲛女今何处,倘共诗人跃马来。

(0)

新文坛杂咏十首选七·其三

篝火狐鸣陈胜王,偶然点缀不寻常。

流传人口虹和蚀,我意还输大泽乡。

(0)

哭恽代英五首选四·其四

百粤重逢日,轩然起大波。

我谋嗟不用,君意定如何。

矢日盟犹在,回天事已讹。

苍茫挥手别,生死两蹉跎。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