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二》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六言诗

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

学道未逢潘盎,草书犹似杨风。

(0)
注释
五噫:五声慨叹,可能指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东洛:东都洛阳,古代中国的行政中心之一。
南容:南容,春秋时期孔子赞赏的有德之士。
学道:学习道术或儒家之道。
潘盎:潘盎,历史上的贤人,比喻良师。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写风格,笔画简练。
杨风:杨风,可能是某位书法家的名字,以其草书风格著称。
翻译
我已经离开东都洛阳,多次回味希望能像南容一样。
在学习道术的道路上还未遇到像潘盎那样的良师,我的草书仍然带有杨风的风格。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之景及对学术研究的渴望与自谦之意的五言绝句。诗中“五噫已出东洛”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三复愿比南容"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希望能和古代贤才相比的心愿。“学道未逢潘盎”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的学问尚未达到理想境界的自谦之情。至于“草书犹似杨风”,则是在赞美某位书法家(杨风)并表明自己书法技艺还不及此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的学术追求与个人修养的境界。语言简练而意蕴深长,体现了诗人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为友人求稻种

百年多难寄殊方,江草江花满意芳。

避地不知茅屋小,到家应念石田荒。

东吴秋夜思莼切,南国春来浸种忙。

野老倘分红稻粒,黄云应绕杜陵庄。

(0)

次朱赏静游上方韵

秾花纤柳石湖春,春色晴光欲醉人。

野鸟不知今古恨,山僧堪證去来因。

鸥前远水疑无地,马首微风不动尘。

许结茅堂看青碧,烟霞从此是閒身。

(0)

野老

水郭军麾满,偷生齿发全。

秋成思乐岁,世乱感衰年。

倚杖秋林外,扶犁夕照边。

馀生沾圣泽,何以答皇天。

(0)

三月三日自吴回姚舍别业

入夜难分港,归舟不问程。

渔灯劳远照,野老笑相迎。

近市仍鼙鼓,连村尚甲兵。

羁人头欲白,遗恨几时平。

(0)

甲辰九日东塔登高分得并字

东往有高塔,名与福城并。

九日陪诸贤,登临期绝顶。

秋深木叶落,不觉天地迥。

凉飘洒林霏,咫尺衣裳冷。

玉田好开怀,何止供香茗。

幽轩赏佳菊,竟夕忘酩酊。

昔人昼游此,衣锦宁尚褧。

寥寥千戴间,视若空华等。

清境素情惬,尘心未全屏。

感彼兴我怀,钩诗记深省。

(0)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其二

三月湖边花正开,江边望船郎未回。

燕子来时春又去,心酸不待吃青梅。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