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文章在此翁,阳秋都寄杖藜中。
诗人秪写归来意,不道闲情似国风。
两晋文章在此翁,阳秋都寄杖藜中。
诗人秪写归来意,不道闲情似国风。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渊明像》描绘了一位两晋时期的文人形象,他以诗笔记录生活,尤其注重表达归隐田园的心境。"两晋文章在此翁",寥寥数语勾勒出这位老翁深厚的文学造诣,他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瑰宝。"阳秋都寄杖藜中",杖藜象征着他的老迈与坚韧,同时也暗示了他通过诗篇传递生活的深沉思考。
"诗人秪写归来意",这里的"归来"不仅指陶渊明回归田园,也暗含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不道闲情似国风",诗人强调了这位老翁的诗作情感真挚,如同古代国风般质朴而深沉,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渊明形象的刻画,赞美了他的诗才与人生态度,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传统士大夫精神的敬仰和追求。
望秋月,在家见月如等閒。
几度天涯望秋月,明月虽同非故山。
举头问明月,古往今来几圆缺。
明月如有言,问我少年今白发。
君不见汾水秋风鸿雁来,邺中歌舞尽苍苔。
忧欢只问今时月,曾照离宫与露台。
今月应将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
谁言金粟西陵下,不见流光到梓宫。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