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沼寻昏黑,崎岖僻径通。
沾衣垂露草,迎面落花风。
石髓鸣幽涧,星光炯太空。
归途增夜寂,清梵出云丛。
鱼沼寻昏黑,崎岖僻径通。
沾衣垂露草,迎面落花风。
石髓鸣幽涧,星光炯太空。
归途增夜寂,清梵出云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季春晦日傍晚漫步于金鱼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首句“鱼沼寻昏黑”,点明时间已至傍晚,池水与天色融为一体,一片昏暗。接着“崎岖僻径通”,描述了通往池边的小路曲折且偏僻,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独特。
“沾衣垂露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露珠从草尖垂下,轻轻沾湿衣裳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迎面落花风”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微风吹过,带来花瓣轻舞,营造了一种温柔而浪漫的氛围。
“石髓鸣幽涧”中,“石髓”可能是指岩石裂缝中的水滴声,或是某种自然现象的声音,与“鸣”字相呼应,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深山中溪流的潺潺声。“星光炯太空”则将视线转向天空,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照亮了整个宇宙,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最后,“归途增夜寂,清梵出云丛”两句,表达了诗人返回时的寂静与内心的平静。远处传来清雅的梵音,似乎是从云层中飘出,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张侯于我丈人行,十年江湖心乡往。
平生独立白雪曲,少时妙誉青云上。
胡为四十尚飘蓬,逢衣骑马邺城中。
将军宝帐簪履肃,开府画筵箫鼓雄。
况复儒宫饱闲暇,堂有丛书竹萧洒。
论文不厌夜经过,起看北斗插黄河。
相逢安得怨寂莫,仲宣楼头良可乐。
何当奇计出番禺,未应长檄开邛笮。
太常句稽亦不冗,少卿淑问清时重。
俎豆之事则尝闻,男儿读书业有用。
归去天边道路长,东风春草满池塘。
美人不来时晼晚,谁与玩此林间芳。
秋风吹空雁旁午,长天无云月呈露。
为须通晓照清樽,莫遣中宵生薄雾。
我家嵩山翁,平日慕迂叟。
斯文到苍史,高节贯白首。
至今遗翰墨,古意近科斗。
世人规时好,妩媚无不有。
宁知虞书浑,或笑夏篆丑。
往年君家尊,得此盖以厚。
尝从诸父游,于我实世旧。
念昔盟可寻,与君期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