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中书事》
《南中书事》全文
清 / 王式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禹甸埴坟殊广大,蛮方节钺漫纷纭。

欲披角鲤池边草,旋搅都鹅洞里云。

孔仅算缗原始祸,卢循入海岂能军?

诏书一纸烽烟静,重见侏离拜圣君。

(0)
鉴赏

此诗《南中书事》由清代诗人王式丹所作,描绘了南中地区的历史变迁与社会现象,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首联“禹甸埴坟殊广大,蛮方节钺漫纷纭”,以禹甸(古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之地)的广阔与蛮方(泛指边远之地)的混乱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宏大与现实的复杂。禹甸的土堆坟墓异常辽阔,象征着古代文明的深远影响;而蛮方则充斥着各种权力的争夺与混乱,反映了边疆地区治理的艰难。

颔联“欲披角鲤池边草,旋搅都鹅洞里云”,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试图揭开历史迷雾的努力,却反而搅动了更深层次的复杂关系。角鲤池边的草,象征着历史的表象;都鹅洞里的云,则隐喻着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复杂关系与未解之谜。这一联表达了探索历史真相的不易,以及对历史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颈联“孔仅算缗原始祸,卢循入海岂能军?”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孔仅和卢循的故事,进一步探讨了历史事件的根源与影响。孔仅算缗(征收商税)被认为是引发经济动荡的源头,而卢循入海则暗示了个人或群体行为对大局的影响。这两句诗揭示了历史事件往往是由多个因素交织而成,而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

尾联“诏书一纸烽烟静,重见侏离拜圣君”总结了历史的转折点,即通过统治者的决策或行动,能够平息纷争,恢复秩序。诏书如同一纸命令,能够终止战争,使人民得以安宁地生活。侏离拜圣君则象征着臣民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强调了稳定与和谐的社会秩序对于民众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与秩序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式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春暮承刘子礼枉顾喜聆近作赋此奉酬

故人远自山中至,三月风花正渺然。

高馆听莺怜白日,画船载酒忆当年。

泥涂早识璠玙器,江海能传锦绣篇。

已觉愁怀剧倾写,裹茶犹拟试春泉。

(0)

寄孙子林白描芙蓉

孙郎作县有高情,閒把芙蓉学写生。

玉柱静含秋露白,银屏低立晓风清。

洞庭水落愁新浦,锦里霜飞忆故城。

亦拟放船螺子港,几时呼酒看秋晴。

(0)

水口田家

水口山腰三四家,枫林茆屋带苍葭。

野人敲火夜然竹,溪女踏云朝浣沙。

水落寒潭鱼可捕,草肥秋垄兔堪罝。

有时刀槊还登砦,鸡犬萧萧隔暮霞。

(0)

山楼秋兴和友人韵

水口何年别起楼,登临亦足散羁愁。

泉声近报山中夜,月色遥分海上秋。

访古长怀寻马迹,探幽犹拟上牛头。

西岩闻有花如雪,载酒还能共醉不。

(0)

寄赠印山黄巡检进贤

茫茫江海暗烟涛,公子临边事武韬。

野砦入云山似印,悬岩飞雨石如刀。

马头猎罢秋风起,剑底诗成夜月高。

寂寞林居最相忆,尘埃凉满旧绨袍。

(0)

送萧子所之九江谒刘太守楚奇·其二别淮南帅府戴照磨因使还乡复赴淮南

丞相提兵阙下来,淮南幕府一时开。

从军王粲应能赋,草檄相如独擅才。

万里关河通驿骑,五云楼观接蓬莱。

乡山寂寞兵尘里,愁绝征人奉使回。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