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赋不可增,商贾不可笼。
虽有百孔桑,安能救国空。
钱钞谁创智,造楮以权铜。
南渡初未有,隆乾始流通。
百千十万亿,愈多愈无穷。
议者勿咎楮,楮有活国功。
设楮贱如土,百物皆价穹。
有司欲平之,其术未易工。
□□化□外,市不为日中。
譬如治危病,下计用火攻。
公卿与文学,枘凿常不同。
未论政然否,先观民咈从。
当局久已昏,谢事归明农。
莫献刍荛言,徒怀芹曝忠。
田赋不可增,商贾不可笼。
虽有百孔桑,安能救国空。
钱钞谁创智,造楮以权铜。
南渡初未有,隆乾始流通。
百千十万亿,愈多愈无穷。
议者勿咎楮,楮有活国功。
设楮贱如土,百物皆价穹。
有司欲平之,其术未易工。
□□化□外,市不为日中。
譬如治危病,下计用火攻。
公卿与文学,枘凿常不同。
未论政然否,先观民咈从。
当局久已昏,谢事归明农。
莫献刍荛言,徒怀芹曝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杂兴·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议论时政和经济问题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提炼,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田赋不可增,商贾不可笼"两句,意在指出农业税收不应无限制增加,同时商业也不应该被过度束缚。这是对政府财政政策的一种批评与提醒,强调了农业和商业自由的重要性。
接着,“虽有百孔桑,安能救国空”一句,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即使有再多的资源,也难以挽救一个衰败的国家。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问题深重的忧虑。
“钱钞谁创智,造楮以权铜”两句,讲的是货币制度的变迁以及铸币技术的发展。"南渡初未有,隆乾始流通"则是指南宋时期货币流通的情况,说明了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百千十万亿,愈多愈无穷”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财富的积累和增长,而“议者勿咎楮,楮有活国功”则是对那些批评货币制度的人提出的警告,强调了货币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下半首诗继续探讨经济问题,如“设楮贱如土,百物皆价穹”两句,说明了货币的普及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有司欲平之,其术未易工"则表明了政府想要调整市场,但这一过程并非易事。
最后几句,“□□化□外,市不为日中。譬如治危病,下计用火攻”通过比喻的手法,强调了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果敢措施的必要性。而“公卿与文学,枘凿常不同”则是对官员和文人在处理问题上的差异进行了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经济政策、货币制度以及市场调控等方面的讨论,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爱西溪花柳,红灼灼,绿阴阴。
更细水园池,修篁门巷,一径幽深。
春风一声啼鸟,道韶华、一刻抵千金。
飞絮游丝白日,忍教寂寞消沉。我来无伴独幽寻。
高处更登临。但白发衰颜,羸骖倦仆,几度长吟。
人生百年适意,喜今年、方始遂归心。
醉引壶觞自酌,放歌残照清林。
双龙隐扶辇,千骑纵翱翔。
云旌翠蕤摩荡,遥指白云乡。
风驭飘飘高举,云驾攀留无处,烟雾杳茫茫。
小立西风外,似听佩锵锵。暮天长,秋水阔,远山苍。
归途正逢明月,醉语说丰穰。
但愿明年田野,更比今年多稼,神贶讵能忘。
君可多酾酒,吾复有新章。
晚来碧海风沉,满楼明月留人住。
璚花香外,玉笙初响,修眉如妒。
十二阑干,等闲隔断,人间风雨。
望画桥檐影,紫芝尘暖,又唤起、登临趣。
回首西山南浦。问云物、为谁掀舞。
关河如此,不须骑鹤,尽堪来去。
月落潮平,小衾梦转,已非吾土。
且从容对酒,龙香涴茧,写平山赋。
芙蓉城郭,有羽仙骑鹤,来从何处。
曾拉茅君峰顶会,瑶佩随风吹去。
玉笈偷开,青囊拾得,笑看人间世。
藏身壶里,个中别有天地。
共约手种蟠桃,缀花结实,已是三千岁。
欲脍长鲸麟作脯,倒海聊供一醉。
偶忆寒梅,更惭小草,拂袖怀归计。
蓬莱清浅,云帆他日相遇。
露冷广寒夜,唤醒玉真愁。
银桥忆得飞度,曾侍上皇游。
一曲霓裳按罢,两袖天香归后,人去已千秋。
笑倚金粟树,斜插玉搔头。忆钱塘,今夜月,也如钩。
题诗欲寄红叶,又怕水西流。
谁把琵琶弹恨,愁绝多情司马,不是在江州。
醉饮玉山里,有雾绕飞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