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取花朝,与客探梅光福。恨横塘、千株未足。
北船偎玉。南船偎玉。恣春情、冷香中浴。
峰头白尽,不见髻螺青绿。扫绿苔、琼英万斛。
香泾三宿。帆泾三宿。约笙歌、总归林屋。
趁取花朝,与客探梅光福。恨横塘、千株未足。
北船偎玉。南船偎玉。恣春情、冷香中浴。
峰头白尽,不见髻螺青绿。扫绿苔、琼英万斛。
香泾三宿。帆泾三宿。约笙歌、总归林屋。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风中柳》。屈大均以描绘自然景色见长,此诗通过“风中柳”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诗中以“风中柳”为线索,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的摇曳生姿,表现了生命的轻盈与自由。首句“风中柳,风中柳”,以反复的“风中柳”开篇,强调了柳树与风的关系,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幅动态的画面。接着,“舞腰袅袅,舞腰袅袅”,生动地描绘了柳枝随风摆动的姿态,仿佛在翩翩起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绿丝缕缕,绿丝缕缕”,进一步描写了柳树的绿色长条,如同细密的绿丝线,既展现了柳树的色彩美,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而“金缕衣裳,金缕衣裳”,则以金缕衣裳比喻柳叶在阳光下的闪烁,增添了画面的光泽感,使整个景象更加生动、富有层次。
最后,“映日辉辉,映日辉辉”,点明了阳光的作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明亮、温暖,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光辉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柳树在春风中的动态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生命活力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风中柳》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美好状态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