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迁莺·其二秋夜闻雁》
《喜迁莺·其二秋夜闻雁》全文
宋 / 康与之   形式: 词  词牌: 喜迁莺

秋寒初劲。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

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

回首塞门何处,故国关河重省。

汉使老,认上林欲下,徘徊清影。江南烟水暝。

声过小楼,烛暗金猊冷。

送目鸣琴,裁诗挑锦,此恨此情无尽。

梦想洞庭飞下,散入云涛千顷。

过尽也,奈杜陵人远,玉关无信。

(0)
翻译
秋意渐浓,看着大雁南飞,碧空如洗
湘江水雾深沉,衡阳沙滩遥远,风中雁阵斜斜
回望边塞城门,遥想故乡的山河,再次浮现眼前
汉使年迈,辨识出皇宫的方向,独自在清冷月光下徘徊
江南暮色苍茫,小楼中烛火昏暗,金兽香炉冷寂
琴声悠扬,提笔作诗,这离愁别绪无穷无尽
梦想着飞越洞庭湖,融入那千顷波涛之中
一切都已过去,无奈杜陵人远,玉门关外音讯全无
注释
秋寒:秋天的寒冷。
云路:云中的道路,指大雁南飞的路线。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杜陵:地名,代指诗人故乡。
玉关:边关,这里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鉴赏

这首宋词《喜迁莺·其二》秋夜闻雁,通过描绘秋寒初起、雁南飞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秋寒初劲"四字点明了季节的凉意,"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则以生动的画面描绘出大雁翱翔于蓝天的场景,宛如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卷。

"湘浦烟深,衡阳沙远"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辽阔,雁阵斜飞,勾起了诗人对边塞的回忆,"回首塞门何处,故国关河重省"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边关往事的回味。接下来,词人借汉使的形象,寓言自己渴望回归朝廷的心愿,"徘徊清影"则流露出无奈与期待交织的情感。

下半部分,词人转向现实,"江南烟水暝"描绘了江南夜晚的朦胧景色,"声过小楼,烛暗金猊冷"则通过听觉和触感的描绘,传达出孤寂与落寞的情绪。"送目鸣琴,裁诗挑锦"两句,诗人借音乐和文学抒发内心无尽的愁绪。

最后,词人想象自己如同大雁般飞向洞庭湖,融入广阔的云涛之中,但现实却是"杜陵人远,玉关无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音讯全无的深深忧虑。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在秋夜闻雁时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康与之

康与之
朝代:宋   字:伯可   号:顺庵   籍贯:洛阳   生辰:1147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猜你喜欢

春愁曲二首·其二

宁为水上荷,不作松上萝。

荷叶经秋暂彫瘁,明年薰风满池翠。

女萝生意托松高,一朝松伐萝亦遭。

丈夫有志当特立,阿附权门何汲汲。

君不见石家金谷起兵戈,二十四友将奈何?

曷不听我松上萝。

(0)

和西湖竹枝词

河西女儿戴罟?,当时生长在西湖。

手抱琵琶作胡语,记得吴中吴大姑。

(0)

和郑应奉杂诗六首·其五

志士方盛时,危冠怒冲发。

猛心石为开,壮气山可拔。

安知横江鲸,中路蝼蚁狎。

所以巢居子,商歌竟不辍。

歌竟寂无言,坐听天籁发。

(0)

定善寺

开人宴坐时,大千入毫发。

两山不受招,胡为在吾闼?

(0)

游新淦兴善寺二首·其二

欲雨不成云往还,笋舆稳载度禅关。

青天四匝高峰外,白水交流乱亩间。

经论已随仙客去,佛烟长共老僧閒。

竟忘柏子西来意,惟有溪声送出山。

(0)

丁巳上元前一夕留饮萧氏盘中和友人韵二首·其二

楼外青山势折盘,春愁正在最高阑。

落梅门巷行人少,细雨山城薄暮寒。

醉里闻歌偏易感,老来抚节强为欢。

戏拈诗句偿今夕,尚觉春风满笔端。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