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芳草渡/系裙腰·其二》
《芳草渡/系裙腰·其二》全文
宋 / 张先   形式: 词  词牌: 芳草渡

主人宴客玉楼西。风飘雪、忽雰霏。

唐昌花蕊渐平枝。浮光里,寒声聚,队禽栖。

惊晓日,喜春迟。野桥时伴梅飞。山明日远霁云披。

溪上月,堂下水,并春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玉楼西举行的宴会,主人款待宾客的温馨情景。开篇便以“风飘雪、忽雰霏”营造出一幅迷离的冬日风光图,其中“风飘雪”未必是真的下雪,但给人一种寒冷和朦胧的感觉,诗人借此突显宴会的温暖与外界的冷清对比。

接着,“唐昌花蕊渐平枝”描绘了春意初生的景象。唐昌指的是唐代的一种名贵花卉,这里用以表达时序更替,春天即将到来,而“渐平枝”则暗示冬日的严寒已经减退。

“浮光里,寒声聚,队禽栖”一句中,“浮光”指的是阳光透过云层或树木投射下来的斑驳光影,这里的“寒声”可能是风声、水声或者鸟鸣声的统称,而“聚”字则表明这些声音在某个地方汇集,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队禽栖”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群鸟儿栖息的情景。

“惊晓日,喜春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清晨阳光的惊讶。春意初生,日光柔和,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野桥时伴梅飞”则是对景物的细腻描绘,野桥边的梅花随风轻舞,与之相呼应的是诗人的孤独与沉思。

最后,“山明日远霁云披。溪上月,堂下水, 并春晖。”这几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高度概括和美学提升。在这里,山川、日光、月亮、流水都被纳入诗人的审美视野之中,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图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宴会的场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以及对生命力和生机的赞美。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
朝代:宋   字:子野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生辰:990-1078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猜你喜欢

闺怨·其二

春来日日望郎归,转觉天涯信字稀。

回首又惊三月暮,东风门巷柳花飞。

(0)

与袁葛二兄泛舟至娄东

风满孤篷雨洒窗,故人同载下娄江。

绿畴南北连千亩,白鸟高低去一双。

浊酒任斟那计数,野歌随意不论腔。

纪行岂是无新作,正愧曹鄫浅陋邦。

(0)

宿姑苏半塘寺赠觉师

平生不到半塘寺,今夕方来借榻眠。

水绿山青尘外境,风清月白雨馀天。

穹碑三复知前事,废业重兴忆老禅。

珍重觉师能继武,不教松桧减云烟。

(0)

题双桂轩

小山佳树爱幽深,并秀联芳不作林。

一径露华秋冉冉,两窗云影昼沈沈。

天风浩荡清无际,月窟凄凉醉不禁。

寄语吴刚莫相恼,须教接叶布庭阴。

(0)

为谢氏题椿桂

闻昔燕山种德深,灵椿丹桂两阴阴。

一樽好为严君寿,三釜终酬令子心。

竹帛流芳传旧史,丹青遗画见新吟。

谢公不念苍生苦,高卧东山自古今。

(0)

次新淦

柳条日以青,雪消春水煖。

溯流何儃佪,又见白日晚。

山光与水色,取适兴不浅。

开户面大江,凭轩见孤巘。

云端野烧明,天际归舟远。

忧来觉时遥,欢去知星短。

安行复饱食,使我颜色腼。

进德思乾乾,匪躬怀蹇蹇。

持此慰吾心,庶以善自勉。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