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南阳道,千峰势远随。
碧溪风澹态,芳树雨馀姿。
野渡云初暖,征人袖半垂。
残花不足醉,行乐是何时。
绿树南阳道,千峰势远随。
碧溪风澹态,芳树雨馀姿。
野渡云初暖,征人袖半垂。
残花不足醉,行乐是何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旅行图景。开篇“绿树南阳道,千峰势远随”两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被绿意盎然的林木覆盖的大路,千峰连绵,山势蜿蜒,给人以深远感。
接下来的“碧溪风澹态,芳树雨馀姿”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碧绿色的溪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清澈,而那些经过春雨洗礼后的花树,更显出一种柔和婉约的美态。
“野渡云初暖,征人袖半垂”两句,转而描写了一幅边塞行旅图。春天的野渡温暖而又带着几分宁静,而远行的人儿则是懒散地将衣袖搭在手腕上,或许是在享受这难得的春日阳光。
最后,“残花不足醉,行乐是何时”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这里的“残花”指的是春天即将凋谢的花朵,而“不足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短暂美景难以释怀的情感。而“行乐是何时”则是在追问,何时才能真正享受到这种旅途中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溪流、花木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旅行中所体验到的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秋气驱炎歊,长途向清凉。
有客别我去,千里东南行。
客也试台吏,经纶乃中藏。
诏归荷君赐,慈母方在堂。
囊空无长物,杂遝罗群芳。
腰悬古时剑,一拂万丈光。
登山桂作屩,涉水兰为桨。
瞻依略东岱,靡靡逾河梁。
挽之竟莫留,欣然倒壶觞。
问客不我荅,兴歌漫成章。
激昂露衷曲,古意何悠扬。
馀音未断绝,起视高云翔。
云翔不能定,目极秋天长。
我闻壮其意,欲赠何所将。
珍重复珍重,此意愿勿忘。
我昔在东省,君来语时时。
远穷姚姒上,微言折群辞。
黄卷独与对,执笔分从违。
季通难书易,夙为晦翁知。
岂知世途内,嫫母憎西施。
君行督淮赋,琴鹤相追随。
著书数万言,鸢鱼见潜飞。
别去愿努力,名山以为期。
他日唐一经,作者非君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