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依然处海滨,寒风破衲易相亲。
年来历日浑无据,未必明朝便是春。
腊尽依然处海滨,寒风破衲易相亲。
年来历日浑无据,未必明朝便是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海滨,在寒冷的冬末时节,穿着破旧的僧衣,与寒风为伴的孤独景象。诗中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到来的不确定感。"腊尽依然处海滨,寒风破衲易相亲",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腊尽"暗示着冬天即将过去,但诗人仍旧在海边,与寒风相伴,生活条件艰苦。"寒风破衲易相亲"一句,既表达了物质上的贫乏,也隐含了精神上的孤寂。
接着,"年来历日浑无据",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模糊和不可捉摸,似乎一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但没有明确的标志或证据来证明这一点。这种感觉可能源于生活的单调或是内心的迷茫。最后,"未必明朝便是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即使明天是新的一天,也不一定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暗含了一种对自然更替规律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挑战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哲理意味。
晨霜践河梁,落日憩亭皋。
念彼千里行,恻恻我心劳。
揽辔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寒流咽欲绝,鱼龟久已逃。
暮行苦邅回,细路隐蓬蒿。
惊麏出马前,鸟骇亡其曹。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无膏。
山木鸣四壁,疑身在波涛。
平明长安岭,飞雪忽满袍。
天低浮云深,更觉所向高。
只愁风雨劫春回,怕见枝头烂熳开。
野鸟不知人意绪,啄教零乱点苍苔。
溪杏山桃欲占新,高梅放蕊尚娇春。
额黄映日明飞燕,肌粉含风冷太真。
玉笛悲凉吹易散,冰纨生涩画难亲。
争妍喜有君诗在,老我翛然敢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