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年东观有全书,天畀斯文合定居。
镜里一茎无白发,门前十里有黄淤。
文章入手无馀蕴,人物于今固自如。
安得把茅邻近住,打门时复问潜虚。
莫年东观有全书,天畀斯文合定居。
镜里一茎无白发,门前十里有黄淤。
文章入手无馀蕴,人物于今固自如。
安得把茅邻近住,打门时复问潜虚。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赠给名叫李磐庵的文士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李磐庵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才华的赞赏。首句“莫年东观有全书”暗示李磐庵博览群书,学识丰富;“天畀斯文合定居”则赞美他天生具备文才,仿佛是文运所钟之人。接下来的“镜里一茎无白发,门前十里有黄淤”通过描绘李磐庵外貌与环境,暗示其年岁虽高但精神矍铄,学问之地门前景色宜人。
诗人接着称赞李磐庵的文章深富内涵,“文章入手无馀蕴”,表明他的文字表达力强,意蕴深远。最后一句“安得把茅邻近住,打门时复问潜虚”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李磐庵为邻,时常向他请教,体现了对学问的敬仰和对友情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学术的向往,展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风范。
灵心涌妙笔,淡写芳蕤工着色。底事啼痕暗湿。
叹逝水韶光,散花遗迹。伤神有匹。
映故帷、香冷秋夕。成孤负、缔缘恁好,世短尽堪惜。
悽绝。而翁泪墨。想两鬓、吟添新白。红尘瑰宝易得。
这离掌明珠,海宽怎觅。
玉娥原小谪,试俯仰、人天咫尺。
容辉在、心头长印,语笑几曾隔。
石函双斛,就偷他一片,碧天无迹。
巧匠琢成山骨瘦,恰好紫藤安置。
小泡浮花,四围生藓,渐染沙虫腻。
么鬟亲舀,井华亲汲亲洗。
一寸二寸之鱼,于中唼唼,便沧溟万里。
静极夜凉秋更远,收得恒星在底。
半载渝州,一沤书屋,笑我江湖气。
将归何事,断瓢思注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