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如崇墉,削石立万仞。
上翻云涛雄,下激雷霆迅。
堂隍欲相合,天匠开一衅。
万壑閟英奇,日月曾莫觐。
六月拥重裘,森阴不可进。
远公《石门诗》,大雅发清润。
朗咏过前峰,深篁韵疏磬。
石门如崇墉,削石立万仞。
上翻云涛雄,下激雷霆迅。
堂隍欲相合,天匠开一衅。
万壑閟英奇,日月曾莫觐。
六月拥重裘,森阴不可进。
远公《石门诗》,大雅发清润。
朗咏过前峰,深篁韵疏磬。
这首清代诗人钱谅臣的《石门涧》描绘了一处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诗中以石门比喻高峻的城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削石立万仞"四字突显了山崖的陡峭和高耸入云的气势。石门之上风云翻滚,下方水流湍急,仿佛雷霆奔腾,动静结合,气势非凡。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石门内外的景象,堂隍(山谷)深邃,仿佛要与天空相接,但天工巧妙地留下一线缝隙,使得阳光月色难以照入,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即便在炎热的六月,此处依然清凉如冬,"六月拥重裘",形象地写出石门涧的凉爽。
最后,诗人引用远公的《石门诗》来赞美此地的清雅,称其为"大雅发清润",表示这里的诗歌意境清新脱俗。朗咏其中,连深谷中的竹林也仿佛发出如疏磬般的和谐音韵,增添了诗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石门涧的自然之美和文化内涵,给人以深远的遐想空间。
厌厌睡起,无限春情绪。
柳色借轻烟,尚瘦怯、东风倦舞。
海棠红皱,不奈晚来寒,帘半卷,日西沈,寂寞闲庭户。
飞云无据。化作冥濛雨。
愁里见春来,又只恐、愁催春去。
惜花人老,芳草梦凄迷,题欲遍,琐窗纱,总是伤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