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疏冷罩寒门,静见吾宗已绝论。
驱得万途归理窟,更无一事出心源。
烟云忽闭岩前洞,鸡犬时闻岭下村。
放旷本来无别意,免教停海起波痕。
松阴疏冷罩寒门,静见吾宗已绝论。
驱得万途归理窟,更无一事出心源。
烟云忽闭岩前洞,鸡犬时闻岭下村。
放旷本来无别意,免教停海起波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松阴疏冷罩寒门”,通过松树的阴凉和冷寂,暗示了诗人隐居之处的清幽与偏远。接着,“静见吾宗已绝论”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认为已经远离了尘世的争论和是非。
“驱得万途归理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将生活中的各种路径引导回内心的平静与理性。“更无一事出心源”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没有任何杂念干扰其心境。
“烟云忽闭岩前洞”运用自然景象,描绘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仿佛外界的扰动被山间的烟云隔绝。“鸡犬时闻岭下村”则以远处村庄的鸡鸣犬吠声,增添了山居生活的些许人间烟火气。
最后两句“放旷本来无别意,免教停海起波痕”点明了诗人豁达的心境,他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为了避免内心如海洋般激起任何涟漪,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禅修生活。
林郎花鸟今代奇,水墨到处皆天机。
长缣阔幅信手挥,妙处不属丹青围。
江头雨深菱荇肥,枯槎折苇纷离披。
鴐鹅羽冷畏远飞,雄雌两两相猥依。
灵苕翠羽不自危,鸲鹆噤语晞玄衣。
依栖俯仰各有姿,乍见几欲呼鹰师。
乃知此老笔不疲,市朝山林时见之。
鸡林相君知白诗,君家此本吾无疑。
北风渐高禾黍稀,云飞日见江南归。
吴江洞庭三泖涯,天空水远无拘羁,焉得扁舟从尔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