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鸑宿,蒹葭夜夜寒。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鸑宿,蒹葭夜夜寒。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孤雁》描绘了一只离群独飞的雁的形象。首联“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以衡阳为背景,暗示了雁群的离散,孤独的雁开始漫长的归途,形单影只。接下来的“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展现了孤雁在越过陇山时的胆怯与困难,试图排开空气组成阵势以求安全,但形单力薄,显得尤为艰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雁的孤独和对同伴的思念,它在云层之外焦急地呼唤,映照在月光下的身影显得凄凉。最后,“不共凫鸑宿,蒹葭夜夜寒”表达了孤雁不愿与水鸟同栖,宁愿在寒冷的芦苇丛中度过每个夜晚,凸显了其坚守孤独的决心和内心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展现了孤雁的困境和情感,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离别之苦和独立无依的境遇,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发白门前。
弹冠旧侣真无几,策杖清郊尚有缘。
俯踞小亭衰草地,仰思高座雨花天。
两翁自爱寻荒迹,岂必龙山会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