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暖阳的画面。"日脚淡光红洒洒",写出了初冬时节,太阳渐显薄弱而温和的光线,如同轻纱细絮一般覆盖大地,带给人一种淡淡的温暖与安宁。"薄霜不销桂枝下",则是对这种寒冷季节里桂树依旧保持着生机与绿色的赞美,显示出生命力和坚韧不拔。
"依稀和气排冬严"一句,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自然界中温度上升、温暖气息消融严寒的变化。这里的“依稀”二字,传递了一种朦胧美好的感觉,仿佛是春天的预兆。
"已就长日辞长夜"则意味着冬至过后,白昼逐渐变长,夜晚相对缩短,这不仅是时间长度上的变化,更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冬日暖阳和新生的期待与欣赏。
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抒情小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透露出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鬓毛萧飒寸心灰,生怕新年节物催。
幸是身闲朝睡美,忽闻鼓吹打春回。
绿窗百舌唤春眠,问柳寻花意已便。
京洛化衣无梦去,邯郸观伎有诗传。
铜壶阁下闲欹帽,石镜坊前戏坠鞭。
酒隐人间君勿诮,定胜山泽作臞僊。
上方高阁与云齐,蜡屐穿云步步跻。
却恐此身生羽翼,不从平地作阶梯。
九门路接青霄近,四望山连碧海低。
徙倚阑干重回首,疏林烟暝野猿啼。
万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约见莲宫。
人寰隔绝无人到,洞府深沉有路通。
石隙生云埋柱础,海光浮日映帘栊。
野僧斋罢凭阑久,千里秋毫入望中。
鼓楼坡前木瓜舖,岁晚悲辛利州路。
当车礧礧石如屋,百里夷途无十步。
溪桥缺断水啮沙,崖腹崩颓风拔树。
虎狼妥尾择肉食,狐狸竖毛啼日暮。
冢丘短草声窸窣,往往精灵与人遇。
我生胡为忽在此?
正坐一饥忘百虑。
五更出门寒裂面,半夜燎衣泥满裤。
妻孥八月离夔州,寄书未到今何处?
余年有几百忧集,日夜朱颜不如故。
即今台省盛诸贤,细思宁是儒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