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中桥二首·其二》
《发中桥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新雨丰今岁,初晴屏积阴。

猛收千疋练,微露一棱金。

天熨粉青嫩,山描愁黛深。

谁言残剩暑,卓午不相寻。

(0)
注释
新雨:今年的新雨。
丰:丰收。
初晴:刚刚放晴。
屏:驱散。
积阴:连日的阴霾。
猛收:迅速收集。
千疋练:大量丝织品。
棱金:隐约可见的金色。
天熨:天空像熨斗。
粉青嫩:青翠鲜艳。
山描:山色描绘。
愁黛深:深沉的黛色(比喻忧郁的色彩)。
残剩暑:夏季剩余的炎热。
卓午:正午。
相寻:寻找,出现。
翻译
今年的新雨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初晴的天空驱散了连日的阴霾。
大量丝织品被迅速收集,犹如千匹细练,隐约可见其中的金色光泽。
天空仿佛巨大的熨斗,让青翠的色彩更加鲜明,山色则如深黛般忧郁。
谁能说夏季的余热还未消散,正午时分已不再炽热难耐。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初秋景象的诗,通过对比新雨与晴空,以及天气变化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迭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新雨丰今岁”点出了诗中时间背景,是一个经历了丰沛秋雨之后的情景。紧接着,“初晴屏积阴”则描绘出阳光初露,云层仍未完全散去的情形。这两句交织出一幅动态的天气变化图景。

第三句“猛收千疋练”,通过对比“猛收”的强烈行动与柔软细长的“练”(即丝绸),生动地展示了秋风中丝线被迅速卷起的情形。紧承其后,“微露一棱金”则以轻盈和精妙的笔触,勾勒出初露的阳光如同细小刀刃切割天际,显现出一点点金色的边缘。

接下来的“天熨粉青嫩”和“山描愁黛深”,诗人通过对比天空与山峦的色彩变化,进一步强化了秋意浓郁的氛围。“天熨”一词形象地表达出天空被轻柔烘托,显得温暖而细腻;“粉青嫩”则是对这种温和色调的精确捕捉。山峦的描绘则更多了一份苍茫与深邃,“愁黛深”四字不仅形容了山色的深沉,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末尾两句“谁言残剩暑,卓午不相寻”,以质疑的口吻表达出诗人对于夏日余温尚存的惊讶,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中个人意志无法抗拒的无奈。这里,“卓午”形象地描绘了炎热时光的消逝,而“不相寻”则是对这份无法挽留的时光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精妙细腻的笔触,捕捉秋日景色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易逝、季节更迭的深沉感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淳于王歌

郁郁田中禾,禾熟自成穗。

沉沉合欢帐,独寝不成寐。

(0)

过沈闻大葭庄

伊人何在,在芦之漪。有堂有亭,有林有池。

为丘不高,为壑不深。其室则迩,而有遐心。

策杖以游,遵彼一曲。钓纶可垂,巾酒可漉。

与子分手,于今六年。百尔所思,不如晤言。

(0)

由仪四首·其三

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夫妻相敬,兄弟相好。

惠于朋友,无德不报。

(0)

题画扇

银气蒸成云白,岚霏散作空青。

中有幽人小隐,松风涧水泠泠。

(0)

题赵荣禄水村图二首·其二

忽有沧浪鸣笛,飞鸿黄叶云深。

相望美人秋水,捲帘隐几何心。

(0)

春草池绿波亭·其二

亭前修竹净猗猗,烟暖沙头杜若肥。

一夜雨馀春水涨,白鸥日日到柴扉。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