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风西北起,阴云薄南陲。
冉冉岁云暮,恻恻心内悲。
辞亲远行迈,已越三年期。
昔为连根树,今若游地丝。
形影窃自吊,朝东暮西驰。
不学齐仲连,翻作楚钟仪。
南冠愧流窜,短褐谁相知。
性命寄须臾,面色含饥疲。
明月在东壁,愿照浊水泥。
泥中复何见,沙砾纷参差。
下有沉沙珠,上有琼树枝。
琼枝良可依,终不埋光辉。
飙风西北起,阴云薄南陲。
冉冉岁云暮,恻恻心内悲。
辞亲远行迈,已越三年期。
昔为连根树,今若游地丝。
形影窃自吊,朝东暮西驰。
不学齐仲连,翻作楚钟仪。
南冠愧流窜,短褐谁相知。
性命寄须臾,面色含饥疲。
明月在东壁,愿照浊水泥。
泥中复何见,沙砾纷参差。
下有沉沙珠,上有琼树枝。
琼枝良可依,终不埋光辉。
这首明代诗人郭奎的《七哀诗》描绘了主人公在西北风暴中感受到的离愁别绪和生活的艰辛。首句“飙风西北起,阴云薄南陲”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了环境的恶劣和个人心境的低落。接下来,“冉冉岁云暮,恻恻心内悲”表达了时光流逝和内心深深的哀伤。
“辞亲远行迈,已越三年期”揭示了主人公背井离乡,时间已过三年的境况,用“连根树”与“游地丝”比喻自己与亲人的分离,形象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形影窃自吊,朝东暮西驰”进一步刻画了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与齐仲连、楚钟仪的故事形成对比,表达不愿屈服的志向。
“南冠愧流窜,短褐谁相知”借典故抒发被贬流放的羞愧和无人理解的孤寂。诗中主人公感叹生命短暂,“性命寄须臾,面色含饥疲”,生活困苦至极。最后两句“明月在东壁,愿照浊水泥”寄托了对光明的渴望,即使身处困境,也期待自己的才华不会被埋没,如同“沙砾”中的“沉沙珠”和“琼树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大横山界县东南,兹山正南亦其尾。
妄名以岱拟东岳,撼山之宗笑尔蚁。
童童草荒顶积潦,蕨无一掬况复䔇。
今秋五阅月不雨,著足嚣尘扇长颹。
环滁皆山南人矜,此居北方亦太菲。
上上十里古禅林,舆屩磨沙夫自唏。
禅林傍墩曰仙居,石不解触云叆叇。
下哉聊舍大柳树,树忽飘零人去伟。
五代用武艺祖来,擒将滁门摧巨虺。
水何清清山徒高,欧阳之谈吁僾俙。
于今平世客偶过,驿馆几陈滑书棐。
寒风一之日觱发,深夜逼人赋山鬼。
此间且苦旱无衣,岁何以卒腓百卉。
去险即平境则殊,人孑我余得又几。
馆虽不张幕与帷,吾能饮乎醉乐岂。
《由定远上岱山铺宿滁之大柳树驿》【清·朱筠】大横山界县东南,兹山正南亦其尾。妄名以岱拟东岳,撼山之宗笑尔蚁。童童草荒顶积潦,蕨无一掬况复䔇。今秋五阅月不雨,著足嚣尘扇长颹。环滁皆山南人矜,此居北方亦太菲。上上十里古禅林,舆屩磨沙夫自唏。禅林傍墩曰仙居,石不解触云叆叇。下哉聊舍大柳树,树忽飘零人去伟。五代用武艺祖来,擒将滁门摧巨虺。水何清清山徒高,欧阳之谈吁僾俙。于今平世客偶过,驿馆几陈滑书棐。寒风一之日觱发,深夜逼人赋山鬼。此间且苦旱无衣,岁何以卒腓百卉。去险即平境则殊,人孑我余得又几。馆虽不张幕与帷,吾能饮乎醉乐岂。
https://shici.929r.com/shici/wjEUkgk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