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君匡国,无闷余在林。
白云峨眉上,岁晚来相寻。
有道君匡国,无闷余在林。
白云峨眉上,岁晚来相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不舍离别之情。开篇“有道君匡国,无闷余在林”两句,意在表明君子的政治理想与个人隐居林下修身养性的选择,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其中“匡国”指的是辅佐国家,实现政治理想;而“无闷”则意味着心境的平和与满足,“余在林”则是说诗人自己选择了退隐山林。
接着,“白云峨眉上”一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峨眉山脉雄伟,白云缭绕,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暗示着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最后,“岁晚来相寻”表达了对亲朋好友在年岁将尽之时重逢的期盼。这里的“岁晚”指的是年纪增长,时光流逝,而“来相寻”则是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们不论时间如何流转,都能再次相聚的深切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匡国与隐居,以及远方山脉景观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谊和对人生的思考。
小溪漱碧响潺潺,路入龙宫杳霭间。
佳节漫添新白发,故人赖有旧青山。
花朝几共湘南醉,萍迹何年岭北还。
归路连镳红日晚,多惭龙卧白云閒。
柏山高卧有馀清,我坐高安似冻蝇。
却喜明朝添伟观,峨峨千里踏层冰。
四海一山玉,切作冠巑岏。
冠上戴明月,履下踏飞湍。
肺肠裹林壑,表里交珊珊。
上界雪可饱,下土人希餐。
三春镇长在,九夏何曾残。
大千薝卜林,巨万梅花团。
花惟白皓皓,巾自乌漫漫。
纯玉龙争飞,杂玉龙皆蟠。
千丈亭不历,九尺庵随看。
摩云起高崖,运斤吾能刊。
书空结奇字,擘镜谁能观。
须弥有数尽,此兴无时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