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灵天地心,亹亹万化机。
几形有动静,诚尽无显微。
人惟不自信,稷颜有相违。
居人惮寒暑,游子行不归。
谁知烱然存,彼物乃吾知。
高人真畏友,圣贤吾师师。
虚灵天地心,亹亹万化机。
几形有动静,诚尽无显微。
人惟不自信,稷颜有相违。
居人惮寒暑,游子行不归。
谁知烱然存,彼物乃吾知。
高人真畏友,圣贤吾师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寄李考功》,以虚灵之心与万物变化为引,探讨了生命与自然的微妙关系。首句“虚灵天地心”表达了对宇宙本源的敬畏和内心的空灵,强调心灵的广阔与包容。次句“亹亹万化机”则揭示了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之理。
接下来,诗人通过“几形有动静,诚尽无显微”进一步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动态平衡和内在真理,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蕴含着诚挚和深意。诗人指出,人们往往对自己认识不足,导致与稷颜(古人名,此处可能象征智慧)的理念有所偏离。
“居人惮寒暑,游子行不归”借日常生活中的寒暑变迁,寓言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容易被外在环境所困,忽视了内心追求。然而,“谁知烱然存,彼物乃吾知”表达了诗人对超越世俗智慧的认识,认识到真正的存在和智慧隐藏在看似平凡的事物之中。
最后两句“高人真畏友,圣贤吾师师”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之人和圣贤的敬仰,视他们为人生的导师和精神上的朋友,体现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知识的谦卑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哲思入诗,寓道理于生活场景,体现了魏了翁深厚的哲学素养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东垠黑风驾海水,海底卷上天中央。
三吴六月忽凄惨,晚后点滴来苍茫。
铮栈雷车轴辙壮,矫跃蛟龙爪尾长。
神鞭鬼驭载阴帝,来往喷洒何颠狂。
四面崩腾玉京仗,万里纵横羽林枪。
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
百川气势苦豪俊,坤关密锁愁开张。
太和六年亦如此,我时壮气神洋洋。
东楼耸首看不足,恨无羽翼高飞翔。
尽召邑中豪健者,阔展朱盘开酒场。
奔觥槌鼓助声势,眼底不顾纤腰娘。
今年阘茸鬓已白,奇游壮观唯深藏。
景物不尽人自老,谁知前事堪悲伤?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
?
羽林枪。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敬岑草浮光,句沚水解脉。
益郁乍怡融,凝严忽颓坼。
梅颣暖眠酣,风绪和无力。
凫浴涨汪汪,雏娇村幂幂。
落日美楼台,轻烟饰阡陌。
潋绿古津远,积润苔基释。
孰谓汉陵人,来作江汀客。
载笔念无能,捧筹惭所画。
任辔偶追闲,逢幽果遭适。
僧语淡如云,尘事繁堪织。
今古几辈人,而我何能息。
一章缄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风。
元礼去归纶氏学,江充来见犬台宫。
[李膺退罢归纶氏,教授生徒。
给事论郑注,告满归颍阳。
]纷纭白昼惊千古,鈇锧朱殷几一空。
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
晚发闷还梳,忆君秋醉余。
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
[给事因忤仇军容,弃官东归。
]消长虽殊事,仁贤每自如。
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