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不缚虎,手以蚕丝缠。
鬼箓轻文章,黄土无才仙。
山猴苦冻骨,白云不为棉。
史传遗姓名,谁傲蜉蝣年?
公也绣州杰,少志横八埏。
欲从苍颉世,搜括虫鸟天。
妾御蔡石经,仆视扬太玄。
神獬岸独角,吸古如吸泉。
老容惫将皱,揽镜犹拂铅。
岂伊灶下妪,尽解春风怜。
著书以尺量,赎命无一钱。
巫咸久瞆聋,曷贵羲和鞭?
强力不缚虎,手以蚕丝缠。
鬼箓轻文章,黄土无才仙。
山猴苦冻骨,白云不为棉。
史传遗姓名,谁傲蜉蝣年?
公也绣州杰,少志横八埏。
欲从苍颉世,搜括虫鸟天。
妾御蔡石经,仆视扬太玄。
神獬岸独角,吸古如吸泉。
老容惫将皱,揽镜犹拂铅。
岂伊灶下妪,尽解春风怜。
著书以尺量,赎命无一钱。
巫咸久瞆聋,曷贵羲和鞭?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闻冯太史登府讣寄挽六章》中的第一首。全诗以哀悼的基调,表达了对冯太史逝世的深切哀思。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冯太史的才华与品德。如“强力不缚虎,手以蚕丝缠”,以强力与柔弱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冯太史既有刚毅的品质,又有细腻的心思。“鬼箓轻文章,黄土无才仙”则表达了对冯太史才华的赞美,认为他的文章如同仙人般高妙,即使在黄土之下也能流传千古。
接着,“山猴苦冻骨,白云不为棉”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冯太史的坚韧与超脱。“史传遗姓名,谁傲蜉蝣年?”则表达了对冯太史历史地位和不朽名声的肯定,即便像蜉蝣那样短暂的生命,也能因历史的记载而永存。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冯太史的个人形象与精神世界:“公也绣州杰,少志横八埏。”赞扬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志向远大。“欲从苍颉世,搜括虫鸟天。”表达了他对文字与知识的热爱,渴望探索宇宙的奥秘。“妾御蔡石经,仆视扬太玄。”描述了他勤奋学习,广泛涉猎,不仅精通经典,还深入研究更深层次的知识。“神獬岸独角,吸古如吸泉。”以神兽獬豸象征冯太史的智慧与洞察力,他能汲取古代的智慧如同泉水一般源源不断。“老容惫将皱,揽镜犹拂铅。”描绘了冯太史年老时的从容与淡泊,即使面对岁月的痕迹,他依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明亮。“岂伊灶下妪,尽解春风怜。”表达了对冯太史人格魅力的赞美,认为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著书以尺量,赎命无一钱。”赞扬他以著作衡量人生价值,不求物质的回报。“巫咸久瞆聋,曷贵羲和鞭?”则是对冯太史逝世的感慨,认为他的离去如同失去了重要的指导者,令人惋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冯太史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黄土原边狡兔肥,犬如流电马如飞。
灞陵老将无功业,犹忆当时夜猎归。
思量前事不堪寻,牢落余情满素琴。
四海岂无腾跃路,一家长有别离心。
道从汩没甘雌伏,迹恐因循更陆沈。
寂寞谁应吊空馆,异乡时节独沾襟。
簟卷两床琴瑟秋,暂凭前计奈相尤。
尘飘马尾甘蓬转,酒忆江边有梦留。
隋帝旧祠虽寂寞,楚妃清唱亦风流。
可怜别恨无人见,独背残阳下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