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程子方归蜀·其二》
《送程子方归蜀·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风雪飘萧季子裘,大江西溯过荆州。

浑家无计归葱肆,岁晚何人付麦舟。

长子应门宽后虑,轻帆入峡及春游。

明年归趁梅花发,共醉䲔仙旧酒楼。

(0)
鉴赏

这首诗是《送程子方归蜀(其二)》,作者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风雪飘萧季子裘,大江西溯过荆州。"

这两句描绘了严酷的冬日景象,季子裘可能是指一种保暖的服装,而大江西溯则是在描述长江向西流去的壮观场面。诗人通过这种冷清的画面传达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绪,同时也展示了作者送别时的心境。

"浑家无计归葱庐,岁晚何人付麦舟。"

这里的“浑家”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同伴,而“无计归”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迷茫。岁晚即将到来的冬天,谁又能在这严寒中为他们送去温暖?这一句增添了诗中的苍凉感。

"长子应门宽后虑,轻帆入峡及春游。"

“长子”可能是指诗人或其友人的尊称,“ 应门”则意味着在家中等待。这里的“宽后虑”和“轻帆入峡”都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向往。

"明年归趁梅花发,共醉䲔仙旧酒楼。"

这一句则是对未来的憧憬,诗人希望在来年春暖时节,与友人一同赏梅,并且在旧酒楼中共度欢乐时光。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超脱现实困境的心理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未来美好情景的憧憬,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感受。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共怜洁白本天姿,纵在泥尘性不卑。

况是稻粱厌足日,好寻烟月却归时。

迹参诗雅何年尽,名系仙经四海知。

应到昆丘指来历,曾陪鸳鹭浴华池。

(0)

送人游姑苏

儿时吾亦寄君州,细细听君说旧游。

处处绿波通酒巷,女郎多在采菱舟。

(0)

醉落魄/一斛珠·其五

流年迅速。君看败叶初辞木。若非寿有金丹续。

石火光中,难保鬓长绿。区区何用争荣辱。

百年一梦黄粱熟。人生要足何时足。

赢取清闲,即是世间福。

(0)

三月三十日与栽甫过崇效寺看牡丹多已披谢·其二

解道春归忽送春,斜街飞絮逐车尘。

等闲绿树栖莺后,来对朱颜被酒人。

染柳熏梅殊未了,才晴乍雨更无因。

可怜俯仰低枝在,划地东风又浃旬。

(0)

赠敦复

敦复想为诗,目见无全牛。

天工忌其才,小邑使拘囚。

漫涂以尘埃,讼讯群啾啾。

尚于纷纭中,逸兴时奔流。

不知谁使之,瞥尔为南游。

骅骝解其絷,鹰隼脱于鞲。

山川困搜罗,风月遭嘲咻。

举手聊探之,纵横烂琳璆。

不有同行人,更歌而迭酬。

天应悯子劳,久苦暂使休。

奈何少纵之,一放不可收。

归来见我喜,逸气凌高秋。

我窃不自量,妄将挟其辀。

心知不可追,子幸为我留。

君方严旗幢,我亦戒戈矛。

将图诘朝见,百败非予羞。

(0)

淮阳

淮阳古帝墟,鄙夫少所游。

最爱城西路,槐榆拱高秋。

城下古濠水,清澄泓不流。

嗟哉始封君,千古留一丘。

西风臛新兔,鱼鳖亦易求。

谷穗如垂珠,松林风飕飕。

异乡仍谪官,一步九回头。

何时守一廛,白首自锄耰。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