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不极,篱落数家村。
风俗有遗朴,儿童亦候门。
花寒风自落,山晚日初昏。
就此聊高枕,登临兴绪繁。
白云深不极,篱落数家村。
风俗有遗朴,儿童亦候门。
花寒风自落,山晚日初昏。
就此聊高枕,登临兴绪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乡村画卷。首句“白云深不极”,以白云的深远无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云路村远离喧嚣,隐匿于自然之中的独特位置。接着,“篱落数家村”一句,通过简朴的篱笆和零星的村落,勾勒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生活场景。
“风俗有遗朴,儿童亦候门”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云路村淳朴的民风和和谐的社会环境。即便是孩童,也懂得守望门户,体现了社会秩序的井然与人们的质朴善良。
“花寒风自落,山晚日初昏”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寒风吹过,花瓣随风飘落,山色渐暗,夕阳初隐,这样的画面既美丽又略带一丝凄凉,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就此聊高枕,登临兴绪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即使是在简陋的居所中,也能享受心灵的宁静与愉悦,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路村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
山夹寒云晚不收,蘋花洲渚雁声秋。
西湖处士无消息,落日丹枫处处愁。
西风持酒。诮不做、愁时候。
机云兄弟,坐中玉树,琼枝高秀。
且莫劝人归去,坐来未久。甘泉书奏。
报幽障、沈烽后。明朝重九,茱萸休恼,泪沾襟袖。
怕衰黄花,也解笑人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