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中一池墨,腕中百斛力。
洒作五十诗,千年照泉石。
坳中一池墨,腕中百斛力。
洒作五十诗,千年照泉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芗林五十咏》之《墨坳》。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墨和力量的形象化描述,展现了诗人在书法创作时的精神状态和艺术追求。
"坳中一池墨,腕中百斛力"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坳" 原意为低洼之地,这里指的是水中的凹陷处,暗示着墨汁的深沉和丰富。"一池墨" 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笔下的墨如同一潭清泉,源远流长。而"腕中百斛力"则展示了书写时的力量感,"百斛" 虽然是虚指,但传递出的是坚定而不屈的艺术态度。
"洒作五十诗,千年照泉石。" 这两句进一步展开了主题。"洒作" 意味着书写或创作,而"五十诗" 则表明这是一系列作品的总结。在这里,杨万里通过对墨的掌控和力量的施展,将自己的创作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彰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千年照泉石" 使人联想到诗人的心中有着永恒不变的信念,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大自然一样,历经千年而仍旧光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个人才华与历史长河关系的思考。
初离县日谋经宿,既到山中未忍回。
公宇若无民事决,愿携茶器上山来。
少时欢笑已无缘,只有清闲守暮年。
目断遥山青不了,手挼黄菊兴悠然。
兰芽春暖供吟佩,芦叶秋深隐钓船。
个里生涯元自好,莫教姓字达凌烟。
如鹇非鹤自精神,天地江湖快尔生。
既不鹃吟因甚瘦,何尝食素也能清。
随身钓具去无计,到处画图来便成。
见说得鱼归较晚,芦花滩上月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