秖为花开处,偏令雪上梢。
春风吹落尽,不见雪空巢。
秖为花开处,偏令雪上梢。
春风吹落尽,不见雪空巢。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花与雪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
“秖为花开处,偏令雪上梢。” 这两句诗通过“秖”(只)和“偏”(偏偏)两个词,强调了花开与雪覆之间的冲突与对比。花的盛开与雪的覆盖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生命力的勃发与冬日痕迹的消逝。
“春风吹落尽,不见雪空巢。” 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春风的到来不仅吹落了枝头的雪花,也预示着冬天的彻底结束。而“不见雪空巢”,则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连鸟儿的巢穴都显得更加生动与充满活力,不再被冬日的寂静所笼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美妙与和谐。
云暗山昏,西风撼、一天悲雨。
隐君问、短墙修竹,故园何处。
九月江南无雁到,素书封了谁传与。
待从头、拼却把心宽,还如故。
吴姬唱,燕姬舞。
持玉斝,温琼醑。
怅人生欢会,一年几许。
莫上小楼高处望,楼前诘曲来时路。
便直须、匹马两苍头,东归去。
人物眇然,落落晓星,如君几何。
有飘摇长袖,工持月斧,寂寥遗韵,妙鼓云和。
政事文章,特其余事,英气横空时浩歌。
还堪笑,似龙文古鼎,谁复摩挲。
青丝系马庭柯。
为小驻寿君金叵罗。
说一时伟望,齐高岳麓,二年遗爱,拍满湘波。
世事多端,细凭商略,痛处不须言语多。
从今去,好经从乌府,躐上銮坡。
问讯仙翁,殷勤为底,来万山中。
想橘边丹井,鹤寻旧约,松间碧洞,鹿养新茸。
雾节亭亭,星旓曳曳,导以浮丘双玉童。
嬉游处,尽祥烟瑞雨,霁月光风。
欢声已与天通。
更日夜郴江流向东。
定催归有谓,泥香芝检,留行无计,路熟花骢。
如侍严凝,密陪清燕,吴水欢然相会逢。
年年里,对春如酒好,酒似春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