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平韵·其二十七》
《杂诗平韵·其二十七》全文
清 / 章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容膝无妨抱膝吟,梦中踪迹亦升沉。

昨非自必从今是,枉尺何曾有直寻。

泣璞三来方悟璧,焦桐一爨便知琴。

风尘物色相逢处,难易全凭见浅深。

(0)
鉴赏

这首诗《杂诗平韵(其二十七)》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首句“容膝无妨抱膝吟”,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以膝为枕,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即使空间狭小,心灵却能自由飞翔的情景。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的状态。

“梦中踪迹亦升沉”则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起伏不定,无论是梦境还是现实,都充满了变化与不确定性。诗人通过这一句,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在变幻中寻找自我定位的重要性。

“昨非自必从今是,枉尺何曾有直寻。”这两句诗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成长的过程。诗人认为过去的错误会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被纠正,强调了改正错误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性。同时,“枉尺何曾有直寻”也暗含了追求正直与公平的不易,提醒人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原则的艰难。

“泣璞三来方悟璧,焦桐一爨便知琴。”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璞玉和焦桐分别比作未被发现的潜力与被忽视的价值。通过“三来方悟璧”和“一爨便知琴”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事物价值认识的深入过程,即需要经过多次尝试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其内在价值。

最后一句“风尘物色相逢处,难易全凭见浅深。”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在生活的风尘中,面对各种事物时,判断其难易程度的关键在于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深度。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经验和洞察力在决策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深入思考,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世界。

综上所述,《杂诗平韵(其二十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的成长、自我认知、价值发现以及决策判断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性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章甫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郴江百咏·其二十三竹轩

轩户萧条对北垣,谁来此地种檀栾。

无人会得青青意,雨洗风吹叶叶寒。

(0)

谒金门

微雨后。染得杏腮红透。春色好时人却瘦。

镜寒妆不就。柳外一莺啼昼。约略情怀中酒。

困起半弯眉袖。髻松簪玉溜。

(0)

赠潘阆

潘逍遥,平生才气如天高。

倚天大笑无所惧,天公嗔汝口呶呶。

罚教临老头补衲,归中条。

我愿中条山,山神镇长在。

驱雷叱电,依前赶出这老怪。

(0)

题樊汉炳墓

高志峥嵘局九州,直从人里著仙筹。

青囊书在鬼神泣,黄绢词高冰雪羞。

槐里但知曾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

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鹤愁。

(0)

华亭百咏·其十三唳鹤湖

洸荡云閒路,奫沦一水深。

月光涵露重,遥听九皋音。

(0)

华亭百咏·其三十三莲巢

记得荷香里,蛾眉唱采莲。

千年龟欲总,不见叶田田。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