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汤微注兰心覆。萧萧发彩凉侵烛。玉女洗头盆。
粉脂留腻痕。愿为金错剪。长近芙蓉面。
帘卷不须臾。隔帘人影孤。
兰汤微注兰心覆。萧萧发彩凉侵烛。玉女洗头盆。
粉脂留腻痕。愿为金错剪。长近芙蓉面。
帘卷不须臾。隔帘人影孤。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兰汤微注兰心覆",以兰花浴水的意象,暗示了女子的洁净与高洁,兰花的芬芳与温润仿佛融入了她的肌肤。"萧萧发彩凉侵烛",通过发丝轻扬和烛光摇曳,展现了女子洗发时的动态美,以及环境的宁静与清凉。
"玉女洗头盆"进一步点明了场景,"粉脂留腻痕"则暗示了女子的娇媚与细腻,脂粉的痕迹在洗后犹存,增添了生活气息。接下来的"愿为金错剪,长近芙蓉面"表达了词人对女子的赞美和向往,希望成为能陪伴她左右的物件,永远守护她的美丽。
最后两句"帘卷不须臾,隔帘人影孤"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即使帘幕轻轻卷起,隔着帘子仍能看到那孤单的人影,流露出词人对女子内心世界的揣测和怜惜。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女性日常生活为背景,寄寓词人情感的词作,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
心情老懒。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
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似扶著、卖卜算。
思量好个当年见。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
饮散灯稀,背销落花深院。好杀人、天不管。
至静在平气,至神惟顺心。
道非贵与贱,达者古犹今。
功名属廊庙,閒暇归山林。
畜鱼观群嬉,笼鸟听好音。
不如一丘壑,随愿得飞沉。
开门纳日月,呼客解缨簪。
诗书抚尘迹,歌舞送光阴。
妖娴倾国笑,丝竹感人深。
豁然开胸次,风至独披襟。
樊笼锁形质,物外有幽寻。
丹楹刻桷上峥嵘,表里江山路眼平。
晓日成霞张锦绮,青林多露缀珠缨。
人如旋磨观群蚁,田似围棋据一枰。
对案昏昏迷簿领,暂来登览见高明。
花蕊芙蕖拍酒醇,浮蛆相乱菊英新。
寒光欲涨红螺面,烂醉从歌白鹭巾。
行乐衔杯常有意,过门问字久无人。
王孙欲遣双壶到,如入醉乡三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