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护国寺》
《送僧归护国寺》全文
宋 / 李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香刹隐霞标,斋房见落潮。

归思海众绕,来应辅臣招。

倚策吟云合,乘杯咒浪销。

曹溪久得法,游戏自逍遥。

(0)
注释
香刹:指佛寺。
霞标:彩霞中的标志,可能指寺庙的塔尖或独特的景象。
斋房:僧侣的食堂或静修室。
落潮:退潮,指海水退去。
归思:思乡之情或回归之心。
海众:比喻众多信徒或人群。
辅臣:古代朝廷中的重要官员。
倚策:拄杖而立,表示诗人状态。
吟云:在云间吟诗,形容诗人的高雅情致。
咒浪销:用咒语消除波浪,象征平息内心或外界的困扰。
曹溪:位于广东韶关的一条河流,佛教禅宗的重要圣地。
久得法:长时间领悟佛法。
游戏自逍遥:自由自在地生活,仿佛游戏人间。
翻译
寺庙隐藏在彩霞之中,斋堂中能见到退去的潮汐。
归心如同海中的信徒围绕,应召而来的是辅佐大臣。
手握拐杖在云端吟咏,举杯祈愿风浪消散。
在曹溪长久领悟佛法,我在这里游戏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返回名为“护国寺”的地方的情景。开篇“香刹隐霞标,斋房见落潮”写出了僧人的居所四周笼罩着神圣的香气与云雾,而其生活的地方可以看到潮汐的变化,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示了僧人远离尘世、接近天性的修行环境。

“归思海众绕,来应辅臣招”则表达了僧人返回寺庙时内心的平静与渴望,以及被俗世所需召唤的意愿。这里的“海众绕”可能指的是广阔无垠的心灵世界或是复杂纷扰的人间,而“辅臣招”则表明僧人虽然出家,但依然关心着社会与国家的安危。

接下来的“倚策吟云合,乘杯咒浪销”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他们靠在船舷上(策),吟诵经文,与天上的云彩相合;又以酒杯(乘杯)比喻某种精神的放逐或是超脱,祈愿波浪平息,象征内心世界的宁静。

最后,“曹溪久得法,游戏自逍遥”则透露出僧人在曹溪这个地方长时间修炼而悟到佛法,并且以一种游离不定的状态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逍遥”指的是超脱世俗烦恼,达到心灵上的解脱与轻松。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归寺过程和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其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中国古代僧侣追求精神净化与自我修行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李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满庭芳.中秋

夹水松篁,一天风露,觉来身在扁舟。

桂花当午,云卷素光流。

起傍篷窗危坐,飘然竟、欲到瀛洲。

人世乐,那知此夜,空际列琼楼。休休。

闲最好,十年归梦,两眼乡愁。

谩赢得、萧萧华发盈头。

往事不须追谏,从今去、拂袖何求。

一尊酒,持杯顾影,起舞自相酬。

(0)

移种菖蒲

谁剪苍龙髯,种之水边石。

不与草争春,四时挺幽碧。

余心具静观,而爱此正色。

一朝移香根,古瓷手亲植。

疏之以泠风,沐之以甘泽。

得此伴闲身,凡花何足惜。

呼童汛净室,寘彼芝兰侧。

如参物外人,利名念俱释。

如亲诗中仙,冷澹趣相得。

人物本一体,清浊霄壤隔。

物以类而聚,人于交贵择。

人为物之灵,讵可乏真识。

(0)

哭东坡·其一

元祐丝纶两汉前,典刑意得龙光宣。

裕陵圣德如天大,谁道微臣敢议天。

(0)

经钱塘故宫

废苑芜城裹故宫,行人苑外问秋风。

当时歌舞何年尽,此意古今无处穷。

往事萧条随败叶,客情迢递寄孤鸿。

扁舟欲去更回首,寒树苍苍夕照东。

(0)

观雪·其二

乾坤浩荡渺无涯,龙凤纵横落万家。

似与宓妃矜态度,未应姑射并容华。

排檐巧缀纤纤玉,著树齐开种种花。

料得琼瑶天不惜,等閒狼籍委泥沙。

(0)

谒馆阁校勘欧阳公

此日登史阁,高风孰可追。

学期明主佐,道许后生师。

余岂能自信,公真不我欺。

微躬托所厚,惭愧异新知。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