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
《句》全文
唐 / 戴偃   形式: 句

须把咽喉吞世界,盖因奢侈致危亡。

若须抛却便抛却,莫待风高更亦深。

(0)
翻译
必须有吞吐天下的豪情
因为奢侈的生活导致了衰败和灭亡
注释
咽喉:比喻控制或影响全局的关键位置。
奢侈:过度的享受和浪费。
危亡:危险和灭亡。
抛却:放弃,舍弃。
风高:比喻形势严峻或时机不利。
更亦深:更加深入或严重。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戴偃之手,是一首警世之作,通过咏叹历史教训,劝诫当权者要有所为而为之,不可贪图享乐以至于国破家亡。全诗语言简洁、意蕴深远,每个字都透露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须把咽喉吞世界" 这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统治者对权力无限扩张的贪婪欲望,他们试图将整个世界置于口中,吞没一切,这种野心往往导致国家和民族的灭亡。

"盖因奢侈致危亡" 这句话直接指出了历史上许多王朝衰败的根本原因:奢侈与腐化。诗人提醒统治者,过度的奢侈生活不仅耗费国力,还会导致民心丧失,最终招致灭顶之灾。

"若须抛却便抛却,莫待风高更亦深" 这两句则是对当权者的忠告。诗人告诉他们,如果已经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就应该立即改正,不要等到危机四伏、风雨交加之时,那将更加难以挽回。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未来警醒的深刻思考。戴偃借此诗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忧虑,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介绍

戴偃
朝代:唐

五代时金陵人。自称玄黄子。少工吟咏,不求仕宦。唐末避乱淮阴。后至湖南。开运二年,楚马希范大兴土木,国中不胜其苦。偃献《渔父诗》百篇,语多讥刺。希范怒,令迁居碧湘湖。偃潜奔至永州,后不知所终。偃信道教,曾作诗述还丹之旨。
猜你喜欢

晚登望云

一出修门又十年,辈流多已珥金蝉。
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
辇路疏槐迎驾处,苑城残日泛湖天。
君恩未报身今老,徙倚危楼一泫然。

(0)

涂毒策禅师真赞

骨相瓌奇,风神萧散。
貌肃而和,语尽而简。
画得者英气逼人,画不得者顶门上一双眼。

(0)

往在都下时与邹德章兵部同居百官宅无日不相

巷南巷北秋月明,东家西家读书声。
官闲出局各无事,冷落往往思同盟。
出门相寻索一笑,亦或邂逅因俱行。
黄中掀髯语激烈,韶美坚坐书纵横,子充清言喜置酒,赤梨绿柿相扶檠。
寒灯耿耿地炉暖,宫门风顺闻疏更。
故交一作霜叶散,外物已付秋毫轻。
两穷相遭世果有,我与邹子俱南征。
豫章高安本一郡,挂帆起柂无三程。
簿书衮衮不少借,怀抱郁郁何由倾。
明年君归我亦去,早卜三亩开柴荆。
软红旧路莫重蹋,二升脱粟同煨铛。

(0)

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

静对煎茶灶,闲疏洗药泉。
回头问童子:今夕是何年?

(0)

新秋感事

江上清秋昨夜回,渔扉正对荻洲开。
志存天下食不足,节慕古人谗愈来。
风际纸鸢那解久,祭余刍狗会堪哀。
萧然散发听秋雨,剩领新凉入酒杯。

(0)

游弥牟菩提院庭下有凌霄藤附古楠其高数丈花

绛英翠蔓亦佳哉!
零乱空庭码瑙杯。
遍雨新花天有意,定知闲客欲闲来。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