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有感四首·其二》
《中秋有感四首·其二》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今夜《霓裳》乐,宫中遂不闻。

乾坤划惨淡,河汉错缤纷。

鸾背霏寒雾,龙髯湿断云。

巡游多近侍,宗社倚元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宫廷内的一番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神秘,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诗人以“今夜《霓裳》乐”开篇,暗示了中秋佳节宫廷中音乐的盛况,但紧接着一句“宫中遂不闻”,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失落与寂静,仿佛所有的欢愉都戛然而止。

接下来的“乾坤划惨淡,河汉错缤纷”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广阔的天地与繁星点点的银河进行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孤寂的氛围。而“鸾背霏寒雾,龙髯湿断云”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鸾鸟背上的寒雾和龙须上湿润的云朵,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一种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巡游多近侍,宗社倚元勋”这两句则转向对宫廷内部权力结构的描述。在这样的节日里,皇帝身边多是亲近的侍臣,而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则依赖于那些功勋卓著的大臣。这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也反映了君主制下权力的集中与依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中秋之夜的宫廷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权力、荣誉、孤独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及传将士榜檄慨王室之艰危悯生灵之涂炭悼前策之不从恨奸回之误国感愤有作聊以述怀四首·其一

忆昔廷诤驻跸时,孤忠欲挽六龙飞。

莱公谩有亲征策,亚父空求骸骨归。

灵武中兴形势便,江都巡幸士心违。

累臣独荷三朝眷,瘴海徒将血涕挥。

(0)

胡笳十八拍.第十六拍

雨声飕飕催早寒,岁暮穷阴耿未已。

燕山雪花大如席,寒刮肌肤北风利。

群胡归来血洗箭,阵前部曲终日死。

漫漫胡天叫不闻,日夜更望官军至。

(0)

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

天子不在咸阳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江间波浪兼天涌,中有云气随飞龙。

干戈兵革斗未止,无复射蛟江水中。

江边老人错料事,时危惨澹来悲风。

(0)

云居勤老以书见邀不果往戏作此颂寄之

吾师脱浮玉,振锡来云居。

江边波浪已远去,山顶风雷应晏如。

我来问津师草草,咫尺云岑怅难到。

师既拗折柱杖不出山,我亦把定缰绳不下道。

试将此意示丛林,抚掌呵呵同绝倒。

(0)

黟歙道中士人献牡丹千叶面有盈尺者为赋此诗

平生爱花被花恼,每见牡丹常绝倒。

自从丧乱减风情,两年不识花枝好。

迩来谪堕烟雨中,行色日与春光浓。

今夕何夕见粲者,颇类寿安千叶红。

岂知黟歙深山里,乃有此花端若此。

不论玉板与鹤鸰,可亚姚黄并魏紫。

嫣然见我如感伤,似诉处此非其乡。

吾衰多病不解饮,对尔叹息空持觞。

人言老境花如梦,献此慇勤情已重。

蜡封瓶贮可多时,惆怅洛阳今不贡。

(0)

善权即事十首·其一

荆溪移棹雪漫漫,皓色连空眼界宽。

练带萦回迷罨画,玉屏崷崒失铜官。

风飘珠蕊来玄圃,槎泛银潢到广寒。

安得丹青似摩诘,生绡写作画图看。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