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过禅院,斋钟报客时。
虫侵宋碑字,鸟下蒋侯祠。
战垒黄花瘦,寒城白日迟。
相逢僧话久,不作感秋诗。
寂历过禅院,斋钟报客时。
虫侵宋碑字,鸟下蒋侯祠。
战垒黄花瘦,寒城白日迟。
相逢僧话久,不作感秋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探访禅院的静谧氛围与自然景色的融合之美。首联“寂历过禅院,斋钟报客时”,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幽静肃穆的环境,禅院的寂静与偶尔传来的斋钟声形成对比,仿佛在向访客诉说着历史的沉淀与时光的流转。
接着,“虫侵宋碑字,鸟下蒋侯祠”两句,通过昆虫与飞鸟的活动,将时间的长河与自然的生命力融入画面之中,宋碑上的文字被虫蛀蚀,蒋侯祠前鸟儿栖息,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循环。
“战垒黄花瘦,寒城白日迟”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黄花(菊花)在战后的废墟上显得格外瘦弱,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自然生命力的顽强;而“寒城白日迟”则以时间的缓慢流逝,反衬出环境的凄凉与历史的沉重。
最后,“相逢僧话久,不作感秋诗”表达了诗人与僧人的长时间交谈后,内心平静,没有因季节的变化而生发感慨,而是沉浸在与自然、历史的对话之中,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院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深刻的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