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蘋花江上村,前朝古寺至今存。
西山爽气来精舍,万里关河到寺门。
檀越随僧开宝藏,醍醐容客借匏尊。
中宵礼罢寒山子,却听钟声醒梦魂。
枫叶蘋花江上村,前朝古寺至今存。
西山爽气来精舍,万里关河到寺门。
檀越随僧开宝藏,醍醐容客借匏尊。
中宵礼罢寒山子,却听钟声醒梦魂。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借住山寺诗八首(其四)寒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枫叶蘋花江上村”,以江边的枫叶和浮萍点染出秋日乡村的恬静氛围。次句“前朝古寺至今存”则强调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延续,古寺的存在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
“西山爽气来精舍”写的是寺庙坐落在西山之巅,清新的山风拂过,为修行之地带来宁静与清凉。接下来,“万里关河到寺门”则通过广阔的视野,展现出寺庙地理位置的偏远,仿佛连绵的关河都汇聚于此,增加了寺庙的神圣感。
“檀越随僧开宝藏”描述了檀越(施主)慷慨解囊,打开寺庙的宝库,体现了人与佛的互动以及社会的善举。而“醍醐容客借匏尊”则描绘了僧人热情款待来访的客人,以美酒招待,体现了佛教中的慈悲与和谐。
最后两句“中宵礼罢寒山子,却听钟声醒梦魂”描绘了诗人深夜礼佛后,被悠扬的钟声唤醒,暗示了内心的净化与超脱,以及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