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北涧》
《挽北涧》全文
宋 / 徐集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本分参禅学,吟中透一关。

清名传北涧,遗像在南山。

石塔人千古,烟梯屋数间。

诗魂何处觅,应伴白云閒。

(0)
注释
参禅:佛教修行。
一关:关键的领悟或突破。
清名:清白的名声。
北涧:北方的溪涧。
南山:南方的山。
石塔:石头建造的塔。
烟梯屋:被烟雾笼罩的小屋。
诗魂:诗人的精神或灵魂。
白云閒:悠闲自在的白云。
翻译
我专注于修行禅学,诗歌中揭示了某种领悟。
清白的名声流传在北方的溪涧,他的遗像却留在了南山之上。
石头塔历经千年,只有几间烟雾缭绕的小屋相伴。
诗人的灵魂去了哪里寻找,应当与白云一同悠然自在。
鉴赏

这首宋诗《挽北涧》是徐集孙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北涧禅师的怀念与敬仰之情。首句“本分参禅学”揭示了禅修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体现了禅师的内心世界。次句“吟中透一关”暗示禅理在诗人的吟咏中得以领悟和传达。

“清名传北涧”赞美禅师的高尚品德和名声,不仅局限于当地,而是流传于北涧一带。而“遗像在南山”则描绘了禅师的遗世独立,他的形象如山一般永恒,令人景仰。

“石塔人千古”进一步强调禅师的精神永存,即使肉体已逝,但石塔象征其精神不朽。接下来的“烟梯屋数间”则描绘了简朴的修行环境,反映出禅师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诗魂何处觅,应伴白云閒”表达了诗人对禅师诗魂的追寻,认为它应该融入自然,与白云为伴,自在无拘,这既是对禅师精神世界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禅师的品格和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徐集孙
朝代:宋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

毓德当年处,大安此日扶。

奉时欣引达,养志冀怡愉。

仙木云成庆,春屏胜作符。

慈宁千万寿,祥肇岁朝图。

(0)

微雨

微雨闻清夜,情知未即沾。

山田多益善,塞苑冷何嫌。

菜町叶方茁,荞坡花尚纤。

老农与老圃,宁识虑常兼。

(0)

每来偏爱荷犹存,虽非三径实仙源。

藏鸥友鹿秀而野,徼露荡风廉且温。

托根常在云霞表,驻年八千应觉少。

卉中君子诚有之,予方惜此冯唐老。

(0)

夕烽用杜甫诗韵

放烟初入夜,一炬达长安。

斥堠常窥伺,关山多破残。

那辞失误罪,可识接传难。

治乱当时况,了凭诗史看。

(0)

咏玉人牧驼

茂陵刘郎志吞胡,匠肖胡产琢㻬琈,用志弗忘置座隅。

千年出土双峰孤,如闻鸣?过塞途。

金铃缋罽何须渠,配以司牧事例朱。

试问氏族奚答诸,是人姓李非姓苏。

(0)

雨后御园即景

半月春巡两度雨,御园景物恰堪题。

所欣在彼不在此,遂及曰东复曰西。

丝柳轻梳惠风畅,绮花润缬霁光䨑。

西山新翠满襟袖,又见生云傍晚低。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