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年方觉,清斋日颇长。
槐阴閒闭閤,竹榻静焚香。
宿鸟争移树,疏花不过墙。
幸无尘牍扰,幽事足徜徉。
多病年方觉,清斋日颇长。
槐阴閒闭閤,竹榻静焚香。
宿鸟争移树,疏花不过墙。
幸无尘牍扰,幽事足徜徉。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官舍杂咏(其一)》描绘了诗人因多病而感受到时光在清静斋室中显得格外漫长的生活情景。首句“多病年方觉”,流露出诗人对身体状况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带来的不适让他更加意识到岁月的流逝。
“清斋日颇长”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觉,每日的斋戒生活使日子显得更为悠长。接下来,“槐阴閒闭閤,竹榻静焚香”,通过描绘槐树下的阴凉和静谧的竹榻,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焚香的行为则增添了禅意,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
“宿鸟争移树,疏花不过墙”两句,以自然界的动态——鸟儿在枝头穿梭、稀疏的花朵越过墙头,反衬出官舍内外的宁静,也暗示着诗人对外界纷扰的隔绝。
最后,“幸无尘牍扰,幽事足徜徉”表达了诗人庆幸没有俗务打扰,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闲适的幽居生活,尽情游弋于内心的世界。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舍生活的恬淡与宁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燕丹愤激报秦耻,壮士悲歌感知己。
美人呜咽马无声,惨白衣冠寒易水。
侥幸之谋虽不成,绕柱断襟惊欲死。
人谓此举速燕亡,燕即帝秦亡一耳。
但惜华阳馆,不如黄金台。
黄金一筑骏马来,三齐锁钥朝燕开。
华阳馆,荆榛满。
镯镂空误樊将军,黄沙一望斜阳晚。
结体欲密势欲舒,节圆叶老如草书。
吴兴已往不可作,此君顾影空扶疏。
黄山山人澹于菊,胸有千竿万竿竹。
翛然落笔电与雷,纵横幻诞何奇哉!
墨汁三升酒一斗,飒飒晴空风雨来。
蛰蛇出蠖剑出匣,夭矫老龙卸龙甲。
共道一日不可无,颇恨古人无我法。
袜材挥尽世莫知,撑肠拄腹徒尔为。
伯时画马入马腹,但恐山人变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