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夷蚁集烟原荒,红绡抹额戈鋋光。
雄夫魄褫鱼在汤,谁云女质柔弗刚。
格庵之孙窈窕娘,雪肤云鬓娇春阳。
罗襦湿泪收残妆,菱花弃匣辞兰房。
腥风飒飒沾群芳,痿痹老父如蚕僵。
天高无翼心遑遑,蛴蝤系帛悬空梁。
红飞玉碎春茫茫,贞心一片明秋霜。
偷生忍辱德弗臧,何如一死名尤彰。
山夷蚁集烟原荒,红绡抹额戈鋋光。
雄夫魄褫鱼在汤,谁云女质柔弗刚。
格庵之孙窈窕娘,雪肤云鬓娇春阳。
罗襦湿泪收残妆,菱花弃匣辞兰房。
腥风飒飒沾群芳,痿痹老父如蚕僵。
天高无翼心遑遑,蛴蝤系帛悬空梁。
红飞玉碎春茫茫,贞心一片明秋霜。
偷生忍辱德弗臧,何如一死名尤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明朝女性在面对侵略者时的英勇与悲壮。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赵氏女面对侵略者的勇气和决绝,以及她对家族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首句“山夷蚁集烟原荒”,以山野间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荒凉、动荡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乱。接着,“红绡抹额戈鋋光”一句,通过描绘侵略者的装束,暗示了敌人的凶猛与威胁。
“雄夫魄褫鱼在汤”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侵略者比作在沸水中挣扎的鱼,形象地表现了他们的无助与恐惧。而“谁云女质柔弗刚”则强调了赵氏女的坚韧不屈,即使身为女子,也展现出了不凡的勇气。
接下来,诗人通过“格庵之孙窈窕娘,雪肤云鬓娇春阳”描绘了赵氏女的外貌与气质,既美丽又充满生机,为后文她的英勇行为提供了鲜明对比。然而,面对侵略者的暴行,赵氏女选择了以泪洗面,象征着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罗襦湿泪收残妆,菱花弃匣辞兰房”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她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抉择。
“腥风飒飒沾群芳,痿痹老父如蚕僵”描绘了侵略者带来的破坏与恐怖,以及老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下无力反抗的悲惨境遇。而“天高无翼心遑遑,蛴螬系帛悬空梁”则表达了赵氏女在绝望中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努力。
最后,“红飞玉碎春茫茫,贞心一片明秋霜”描绘了赵氏女的牺牲场景,她的鲜血如同飞溅的红花,生命如同破碎的玉石,在茫茫春色中显得格外凄美。而“贞心一片明秋霜”则赞美了她坚定不移的节操,如同秋天的霜一样纯洁而坚定。
“偷生忍辱德弗臧,何如一死名尤彰”则是对赵氏女选择牺牲而非苟活的肯定,认为她的死亡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尊严,更是为了留下不朽的名声,彰显了她高尚的道德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赵氏女这一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她在逆境中的英勇与牺牲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诗中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也有对正义与勇气的颂扬,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