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统己巳年丽寇至缙云大肆摽掠延杀无辜乡氓赵氏女自经死钟氏妇堕南岩宛予特赋其事二首·其一赵氏女》
《正统己巳年丽寇至缙云大肆摽掠延杀无辜乡氓赵氏女自经死钟氏妇堕南岩宛予特赋其事二首·其一赵氏女》全文
明 / 樊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山夷蚁集烟原荒,红绡抹额戈鋋光。

雄夫魄褫鱼在汤,谁云女质柔弗刚。

格庵之孙窈窕娘,雪肤云鬓娇春阳。

罗襦湿泪收残妆,菱花弃匣辞兰房。

腥风飒飒沾群芳,痿痹老父如蚕僵。

天高无翼心遑遑,蛴蝤系帛悬空梁。

红飞玉碎春茫茫,贞心一片明秋霜。

偷生忍辱德弗臧,何如一死名尤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明朝女性在面对侵略者时的英勇与悲壮。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赵氏女面对侵略者的勇气和决绝,以及她对家族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首句“山夷蚁集烟原荒”,以山野间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荒凉、动荡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乱。接着,“红绡抹额戈鋋光”一句,通过描绘侵略者的装束,暗示了敌人的凶猛与威胁。

“雄夫魄褫鱼在汤”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侵略者比作在沸水中挣扎的鱼,形象地表现了他们的无助与恐惧。而“谁云女质柔弗刚”则强调了赵氏女的坚韧不屈,即使身为女子,也展现出了不凡的勇气。

接下来,诗人通过“格庵之孙窈窕娘,雪肤云鬓娇春阳”描绘了赵氏女的外貌与气质,既美丽又充满生机,为后文她的英勇行为提供了鲜明对比。然而,面对侵略者的暴行,赵氏女选择了以泪洗面,象征着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罗襦湿泪收残妆,菱花弃匣辞兰房”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她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抉择。

“腥风飒飒沾群芳,痿痹老父如蚕僵”描绘了侵略者带来的破坏与恐怖,以及老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下无力反抗的悲惨境遇。而“天高无翼心遑遑,蛴螬系帛悬空梁”则表达了赵氏女在绝望中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努力。

最后,“红飞玉碎春茫茫,贞心一片明秋霜”描绘了赵氏女的牺牲场景,她的鲜血如同飞溅的红花,生命如同破碎的玉石,在茫茫春色中显得格外凄美。而“贞心一片明秋霜”则赞美了她坚定不移的节操,如同秋天的霜一样纯洁而坚定。

“偷生忍辱德弗臧,何如一死名尤彰”则是对赵氏女选择牺牲而非苟活的肯定,认为她的死亡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尊严,更是为了留下不朽的名声,彰显了她高尚的道德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赵氏女这一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她在逆境中的英勇与牺牲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诗中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也有对正义与勇气的颂扬,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作者介绍

樊阜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出羚羊峡

几树崖花放渐新,羚羊峡里酒呼频。

知他两面青山眼,看尽浮生几世人。

称意景偏相遇少,打头风亦不须嗔。

停舟欲问村南叟,怕有岩耕郑子真。

(0)

扶胥口二首·其二

风疑飓母常犹豫,天入南溟本自清。

惯见黄湾红日上,忽催铜鼓远山明。

沈沈懒举烟霞笔,每每妨摇海岳精。

向老临流还袖手,极留青眼在长缨。

(0)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八

潇洒东皋路,登临亦不时。

先生拚屡醉,花鸟任相怡。

翠带垂千柳,金梭掷一鹂。

踟蹰归路晚,凉月浸西陂。

(0)

渔者

风急江深少着篙,夕阳回首谩波涛。

鳊鳇入手看能几,怪得渠侬索价高。

(0)

峰顶寺

数亩畬田列小城,人间天上果分明。

金牛逸老耽幽赏,何处逢人一寄声。

(0)

赠别佥宪胡先生升宪副之浙东仍提学三首·其三

一脉桐江水,西流是浙川。

谁云富春老,不管弄潮船。

祠庙今稀矣,登临亦洒然。

经过此停棹,留咏寄南天。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