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词垣近省闱,十年毛羽爱追飞。
南池水煖鹍重化,西华风高雁未归。
绝足风尘须独步,初心道德肯相违。
网罗剩有求才意,未放山林老布衣。
天上词垣近省闱,十年毛羽爱追飞。
南池水煖鹍重化,西华风高雁未归。
绝足风尘须独步,初心道德肯相违。
网罗剩有求才意,未放山林老布衣。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寄应宁提学用留别韵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天上星宫比喻应宁提学的地位,暗示其在教育界的崇高地位。"天上词垣近省闱"形象地描绘了提学与朝廷的紧密关系,表达对他的敬仰。
"十年毛羽爱追飞",诗人以鸟儿比喻自己和应宁提学的才华横溢,十年磨砺,渴望展翅高飞。"南池水煖鹍重化",进一步借南池之水温润,寓意教育环境的适宜,使人才得以成长。
"西华风高雁未归",则通过西华之地秋风高扬,暗示应宁提学的影响力尚未遍及四方,还有待拓展。"绝足风尘须独步",鼓励提学保持独立精神,不随世俗浮沉。
"初心道德肯相违",强调坚守道德初心的重要性,表明诗人希望提学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不忘初衷,坚持道义。
最后两句"网罗剩有求才意,未放山林老布衣",表达了对提学选拔人才的热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提学能给予草根知识分子机会,让他们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并寄寓期望的赠诗,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尊重和对人才的关怀。
侧身南望但依依,片席乘风去似飞。
莫谓苍梧在天末,帝乡看逐白云归。
鼓吹舟归日,军门巷哭时。
身抛淮郡印,事入岘山碑。
敌在家何用,城危孰与持。
墓门今已闭,千载使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