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音·其二》
《八音·其二》全文
明 / 朱之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雪积郊原湿土膏,撼风古木更牢骚。

诗裁竹屋吟偏壮,酒煖匏尊兴转豪。

指迹分明穿革履,腰围增减试丝绦。

衾裯抱石难成寐,听彻金鸡午夜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下的自然与人文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

首联“雪积郊原湿土膏,撼风古木更牢骚”,以雪覆盖的郊原和摇曳的古木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雪水滋润着土地,古木在风中摇晃,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不平,这种情感的投射,使得自然景观更加生动,富有生命感。

颔联“诗裁竹屋吟偏壮,酒煖匏尊兴转豪”,转而描写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的内心世界。竹屋内,诗人以诗歌表达对自然的感悟,情感激昂;饮酒之时,匏樽中的热酒激发了他的豪情,使得他的兴致更加高涨。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

颈联“指迹分明穿革履,腰围增减试丝绦”,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穿着革履在雪地上留下清晰的足迹,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直接体验,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腰围的增减则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个人身体状况的细微变化,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蕴含着对时间、生命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尾联“衾裯抱石难成寐,听彻金鸡午夜号”,描绘了一幅深夜难眠的画面。被褥紧紧包裹着石头,难以入睡,只能听着远处传来的金鸡啼鸣,直到午夜。这一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引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自我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朱之蕃
朝代:明

山东茌平人,著籍金陵,字元介,号兰嵎。万历二十三年状元。官至吏部侍郎,出使朝鲜,尽却其赠贿。工书画。朝鲜人来乞书,以貂皮人参为酬。之蕃斥以买法书、名画、古器,收藏遂甲于南都,有《奉使稿》。
猜你喜欢

江上寄友人

处处春归客不归,片帆迢递逐斜晖。

野花点水红应瘦,远树留云绿正肥。

读遍好诗愁未醒,看残明月梦还违。

何时得结寒溪侣,箬笠青蓑弄钓矶。

(0)

灵峰洞

有峰拔地起,亭立三千尺。

转折拾层级,洞天窥一隙。

幽邃直佛窟,传闻太守辟。

岁月既已久,石上苔藓积。

洞门俯众山,双笋谁为擘。

灵芝高可采,初月瀁金液。

小憩招白云,藉草欲晨夕。

山僧不厌人,笋蕨喜留客,终老袪尘缨,优游此山泽。

(0)

杂兴·其二

公卿税文藻,名士贡航梯。

辽东夸白豕,楚人来山鸡。

欲贵洛阳纸,先灾大谷梨。

猎者道交错,謦唾比虹霓。

谁作指南车,破此歧路迷。

士人先德行,淘金黜沙泥。

(0)

寄张枚公张时在保宁将军幕中

莫叹花时别渭城,知君幕府早成名。

巴人久已归图版,仆射由来类父兄。

万户无烟犹转粟,三城有戍且休兵。

凭君寄语征西将,父老连年想太平。

(0)

过宣城馆有感

暮天黄叶落,一过西州门。

无复高人迹,空闻宿鸟喧。

新阡思挂剑,旧馆忆开尊。

南望澄江水,谁招屈宋魂。

(0)

杂感·其二

饮马洞庭阔,连营笳吹闻。

南人知象主,汉表失番君。

斑竹祠边水,苍梧野外云。

何时真下濑,一试习流军。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