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听诗书散满床,鬓须垂白坐茅堂。
溪山入手何时见,尘土劳心继日忙。
气味向人卑可耻,风波随处险难当。
羡君出处由胸臆,安稳将家水石傍。
懒听诗书散满床,鬓须垂白坐茅堂。
溪山入手何时见,尘土劳心继日忙。
气味向人卑可耻,风波随处险难当。
羡君出处由胸臆,安稳将家水石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寄人》。诗人以一种闲适而又略带感慨的口吻,描绘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首句“懒听诗书散满床”表达了诗人对繁琐事务的厌倦,宁愿沉浸在书籍中而非处理俗务;“鬓须垂白坐茅堂”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老。
接下来,“溪山入手何时见”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然而现实中的忙碌使他难以抽身去欣赏;“尘土劳心继日忙”进一步强调了日常生活的劳累和精神压力。“气味向人卑可耻”一句,诗人似乎在批评社会风气,认为过于迎合他人并非高尚的行为;“风波随处险难当”则寓言世事如波涛汹涌,处处充满挑战。
最后两句“羡君出处由胸臆,安稳将家水石傍”,诗人羡慕那些能够随心所欲生活的人,能够在山水之间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稳,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
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