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节居贫见,声光与世延。
青衿原有造,玉树晚争妍。
已拜双龙敕,何须二顷田。
向来勤仰止,闻讣重凄然。
志节居贫见,声光与世延。
青衿原有造,玉树晚争妍。
已拜双龙敕,何须二顷田。
向来勤仰止,闻讣重凄然。
此诗颂扬了封君秦先生的高尚情操与深远影响。开篇“志节居贫见”,点出秦先生虽身处贫困,却能坚守节操,展现出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接着“声光与世延”一句,赞扬其名声与光辉不仅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也惠及了世人,影响深远。
“青衿原有造,玉树晚争妍。”这里以“青衿”比喻年轻时的秦先生,暗示他早年便有卓越的才华和成就;“玉树”则象征晚年,表明即便到了人生的暮年,他依然光彩照人,才华横溢,与年轻时相得益彰。
“已拜双龙敕,何须二顷田。”这一句表达了对秦先生功成名就的赞誉,认为他已经得到了上天的恩赐,无需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体现了对精神境界的推崇。
“向来勤仰止,闻讣重凄然。”最后两句流露出对秦先生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曾经的敬仰之情如今化为无尽的悲伤,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歌颂了秦先生的高尚品德、卓越成就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离世的沉痛哀悼。
江城梅柳,惯得春先处。
催趁风光上歌舞。
见九衢、车马流水如龙,喧笑语,罗绮香尘载路。
欢娱多暇日,尊俎风流,重见承平旧官府。
有多少、佳丽事,堕珥遗簪,芳径里,瑟瑟珠玑翠羽。
好惜取、韶华醉连宵,更莫待、收灯酒阑人去。
□□春□,□画□□处。
十里红莲照歌舞。
望鳌山天际,宝篆翻空,看未了,涌出珠宫贝宇。
锦江桥那畔,罗绮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
玉相辉,花并艳,明月随人,归去也,零落珠玑翠羽。
先如许、风光更元宵,算却好、图将凤城夸去。
花中忧物,欲赋无佳句。
深染燕脂浅含露。
被春寒无赖,不放全开,才半吐,翻与留连妙处。
人间称绝色,倾国倾城,试问太真似花否。
最娉婷,偏艳冶,百媚千娇,谁道许,须要能歌解舞。
算费尽、春工到开时,甚却付、连宵等闲风雨。
丰肌腻体,雅淡仍娇贵。
不与群芳竞姝丽。
向琼林珠殿,独占春风,仙仗里,曾奉三宫燕喜。
低回如有恨,失意含羞,乐事繁华竟谁记。
应怜我,空老去,无句酬伊,吟未就,不觉东风又起。
镇独立黄昏怯轻寒,这情绪、年年共花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