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桃源篇》
《桃源篇》全文
明 / 周瑛   形式: 古风

秦人法网密如织,楚人逃生苦未得。

一朝拔邑入南山,咫尺就与尘寰隔。

山中风俗何恬然,竹篱茆舍临平田。

男婚女嫁相代谢,岁月无纪谁知年。

昨日渔郎忽到此,杯酒慇勤问乡里。

汉龙晋马相继兴,始知世代非秦纪。

由来静躁迹不同,山人怕与俗人通。

送得渔郎出山口,归来相与灭其踪。

武陵太守好事者,谓人可仙官可舍。

分付渔郎重问津,溪山宛在眉睫下。

初来夹岸皆桃花,再来赤壁横苍霞。

千峰万壑不可辨,欲从何处寻人家。

我闻海鸥识人意,机心一动鸥不至。

山人心事閒于鸥,孰谓高风可强致。

使君莫厌城市喧,浇醨朴醇各有根。

机心不动争心息,武陵处处皆桃源。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桃源篇》描绘了一个隐逸世外桃源的景象。首句“秦人法网密如织,楚人逃生苦未得”暗喻外界社会纷扰复杂,而“一朝拔邑入南山”则象征逃离尘世,进入宁静的山林。接下来的诗句展现了山中的田园风光和淳朴民风,岁月悠长,仿佛与世隔绝。

渔郎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他带来了外界历史变迁的信息,显示出世代更迭并非秦时纪年。诗人借此表达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最后将渔郎送出山口,希望保持这份隐秘。

太守的好奇与追求仙道,以及渔郎再次探寻桃源的线索,暗示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寻找。诗人以桃花、赤壁等自然景物为背景,强调了桃源的难以寻觅,同时也揭示了内心的超脱与淡泊。

诗中“海鸥识人意”、“机心一动鸥不至”等句,寓言般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以及对无欲无求、清静心境的赞美。最后,诗人劝告人们不必厌弃城市喧嚣,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内心宁静,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桃源”。

整体来看,《桃源篇》是一首借桃源故事抒发隐逸情怀的佳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周瑛
朝代:明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猜你喜欢

感遇

昔有交让树,蒙茏荫千章。

蟠根日郁结,绿叶何芬芳。

下有麋鹿游,上有鸾鹤翔。

贞石生其隈,廉泉出其傍。

高风迈千古,令誉安可望。

谁知逢匠石,一旦遭斧斨。

零枝作器玩,大本充栋梁。

镂金复错彩,奉君白玉堂。

自谓尽材任,岂识非其常。

修名仍遇梅,掩抑徒自伤。

(0)

紫云山途中·其一

重寻归径紫峰西,回首禅关路已迷。

出岫云都随足起,衔山日正及肩低。

溪桥断处撑双塔,烟树丛中卧一犁。

不有阮孚千两屐,那能摩壁尽留题。

(0)

钓台

北风忽卷山雨来,系缆不果登高台。

先生高尚隐不出,垂竿独钓空江碧。

诏书物色聘书徵,五月披裘人易识。

故人转忘天子尊,足加腹上惊星辰。

先生高卧帝不悦,子竟不肯为我屈。

当时求贤如此诚,先生钓鱼兼钓名。

先生不出台不圮,万古千秋名著矣。

(0)

华顶茅蓬遇女真静如自言百二十岁矣

华顶访茅蓬,铢衣飏晚风。

烟霞浮磬外,日月贮壶中。

药采村姬碧,花簪酒姥红。

玉颜忘甲子,应是李腾空。

(0)

暮春偕竹士游塔影园

依然溪水隔林扉,舣棹来寻旧钓矶。

幽赏恰宜三月尽,清狂得似两人稀。

竹烟浮翠晴生坞,花雨吹红湿溅衣。

极阁危栏閒倚望,半天清语塔铃微。

(0)

舟中立秋

金井梧桐坠,轻寒渐中人。

妾心如落叶,回首惜青春。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