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日不閒,江木日不静。
而况穷士怀,托忧在人境。
苦其所处卑,愿在势多梗。
枉彼天月高,来照寤思耿。
江水日不閒,江木日不静。
而况穷士怀,托忧在人境。
苦其所处卑,愿在势多梗。
枉彼天月高,来照寤思耿。
这首诗以江水和江木为背景,描绘了穷士内心的愁苦与挣扎。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对比,映射出穷士身处困境、心绪不宁的状态。"江水日不闲,江木日不静",江水日夜奔流,江木也似乎在不停地摇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无常。接着,诗人将穷士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而况穷士怀,托忧在人境",表达了穷士在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和忧虑。
"苦其所处卑,愿在势多梗",穷士自感地位低下,渴望在权力和地位上有所改变,但又深知这并非易事,充满了无奈和渴望。"枉彼天月高,来照寤思耿",诗人用高悬的明月比喻理想和希望,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给予光明,但现实中的穷士却难以触及,只能在梦中寄托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穷士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在社会底层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嘉陵江到水菰园,水势东回入阆川。
前过剑门山路稳,免寻阁道上云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