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驰驿骑,赵代去相依。
作客从飞将,为媒得宓妃。
越歌惭有木,秦俗重无衣。
一自关河隔,同心事尽非。
与君驰驿骑,赵代去相依。
作客从飞将,为媒得宓妃。
越歌惭有木,秦俗重无衣。
一自关河隔,同心事尽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有怀富平李孔德》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孔德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与君驰驿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骑马疾驰的情景,充满了友情的热烈与奔放。接着,“赵代去相依”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地理方位的比喻,暗示了两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心却紧紧相连,如同赵、代两地虽远,但情谊不减。
“作客从飞将,为媒得宓妃”两句,运用典故,以“飞将”喻指勇猛的将领,以“宓妃”借指美丽的女子,巧妙地将友情与爱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越歌惭有木,秦俗重无衣”两句,通过对比越地和秦地的风俗习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思念之情。越地多水,故有“有木”之说,而秦地则以厚重的风俗著称,故有“重无衣”之感。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所在之地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最后,“一自关河隔,同心事尽非”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地理阻隔而产生的无奈与哀愁。关河,象征着两人之间的距离,而“同心事尽非”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状况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怀人之作。
金华陈氏子,孝母谁能俦。
毋忽沾危疾,惶惶为毋忧。
吁天杳无应,割股医母瘳。
投刀血长流,池面红光浮。
一念自真切,焉知为身谋。
谁无父与母,子独能全脩。
我心见子苦,我面见子羞。
我亲昔尝病,无子此念头。
我亲今永逝,寒烟锁荒丘。
空惭守穷庐,悲风绕松楸。
羹墙恍若见,欲觅无踪由。
收泪事明主,矮屋邻清浏。
寸禄弗及养,徒抱瞻云愁。
不如反哺鸟,此恨何时休。
为予发长叹,我心思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