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五首·其一》
《满江红五首·其一》全文
清 / 史承谦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薄暝潮生,又唤起、津亭残酒。

添肠断,飘蓬踪迹,天涯奔走。

碧树声悲连断岸,黄花节近过重九。

问年来,何处泪痕多,淹双袖。

戍鼓动,黄昏后,秋帆指,清溪口。

笑香残梦醒,此情非旧。

伴我凄凉沙上雁,同他憔悴江潭柳。

掩篷窗、彻夜几曾眠,霜威透。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其一)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旅人离愁别绪的画面。

开篇“薄暝潮生,又唤起、津亭残酒”,以傍晚时分潮水上涨,触动了诗人内心的离愁,仿佛那潮水唤醒了诗人残留的酒意,暗示着离别的伤感。接着“添肠断,飘蓬踪迹,天涯奔走”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四处漂泊,无定居所的生活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深深的孤独与痛苦。

“碧树声悲连断岸,黄花节近过重九”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碧绿的树木在风中发出悲鸣,与断岸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临近重阳节,黄花(菊花)的凋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哀愁。

“问年来,何处泪痕多,淹双袖。”这一句自问自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泪水模糊了双眼,也湿润了衣襟,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接下来,“戍鼓动,黄昏后,秋帆指,清溪口。”描述了诗人行走在黄昏后的清溪边,远处传来戍楼的鼓声,预示着战争的临近或远方的呼唤,而秋日的帆船则指向了未知的远方,暗示着诗人的旅途仍在继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笑香残梦醒,此情非旧。”这一句转折,似乎在说诗人从过去的梦境中醒来,意识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情感不再如往昔般纯粹和美好。

“伴我凄凉沙上雁,同他憔悴江潭柳。”这里以雁和柳为喻,雁在沙地上孤单地飞翔,柳在江边憔悴地摇曳,都是孤独和寂寞的象征,它们陪伴着诗人,共同承受着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

最后,“掩篷窗、彻夜几曾眠,霜威透。”诗人将窗户紧闭,试图隔绝外界的寒冷和喧嚣,但彻夜难眠,霜寒穿透了所有的防御,直抵内心深处,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法逃避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地揭示了诗人漂泊生活中的孤独、哀愁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

作者介绍

史承谦
朝代:清

江苏宜兴人,字位存。诸生。工词,能采集众家之长,并自出新意。有《小眠斋词》。
猜你喜欢

粹中自郴江莹中与南归时余在龙山容泯斋为诵唐诗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之句为韵十首·其一

哀蝉满风听,草树初茂密。

空斋有奇事,屋角寒藤入。

(0)

明白庵六首·其一

如来功德力,内外悉清净。

念起勿随之,自然心无病。

(0)

病中寄山中故旧八首·其六

灵源坐痴兀,万事付天真。

何事禅和子,相逢碍塞人。

(0)

上元夜病起欲写法华安乐行品无力呼阿慈为录作此

重城车马气成雾,隔水岩丛冷欲冰。

昨夜窥窗先有月,今宵对语偶无僧。

腊高鹤骨柴崖露,病起霜须逐旋增。

欲写宝书惊力乏,阿慈能为扫寒藤。

(0)

南岳法轮寺与西林比居长老齐公筑堂于丈室之西名曰雪堂作此寄之

法道陵夷赖典刑,此堂真有救时心。

坐令衡岳为嵩岳,便觉西林近少林。

面壁高风知独振,薝花细雨为谁深。

故应弟子分皮髓,未愧驹儿善古今。

(0)

题使台后圃八首·其四阜安堂

礼义成风俗,丰登民阜安。

此堂共僚属,把酒听吹弹。

地富湖山美,宵晴风月寒。

胜游无俗韵,意适有余欢。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